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儿童肥胖

儿童肥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儿童越来越多。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需要热能和各种营养素来维持身体的生长。理想的儿童肥胖治疗,不一定要使体重减轻,只要使体重增长减慢或不增即可。可以通过以下方案治疗儿童肥胖。

控制饮食

在控制饮食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降低热能的摄入,每天可减少250~500千卡的热能摄入。

有两种方法:一种为避免高脂肪、高热能的食物,孩子应不吃肥肉、鸡皮、各种香肠、沙拉酱等,炒菜的油要减少,少吃猪肉,以鱼、虾、去皮的鸡、鸭代替,不吃西式快餐、炸薯条、土豆片、膨化食品,喝肉汤、鸡汤时去除上层的油脂,不吃零食,腰果、核桃、花生、瓜子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也要少吃。另一种方法为减少1/3~1/4的进食量,即让孩子维持平时的进食习惯,但所有的食物都减少1/3~1/4的量,如孩子早餐吃两片面包,可将每层先切去1/4,一大杯牛奶改为3/4或2/3杯,吃饭、菜也同样,同时要限制零食和饮料的摄入量。大多数孩子能接受这种方法。

由于孩子正在生长发育,因此蛋白质的摄入量要保证,以蛋、鱼、虾、去皮的家禽、瘦肉为主,乳制品仍是优质蛋白质来源,必要时可食用脱脂奶,同时要保持足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减肥过程中也可能有脂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的缺乏,应及时补充。钙的补充也很重要,每天应喝400毫升左右的牛奶。

增加锻炼

锻炼可消耗热能,避免过多的热能转变为脂肪堆积在体内,同时增强肌肉,使身体强壮。可以进行长期低强度体力活动,如散步、做家务、上学步行等,也可以进行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如爬楼梯、游泳、玩球类等,这些都是有益的,活动时间一般应在1小时左右。

行为调整

行为调整包括很多方面,尤其是饮食行为和生活行为的调整极为重要。进食定时定量,餐具采用浅碗和小盘子,进食速度要慢些,膳食要保证有一定的体积,可选用胡萝卜、芹菜等,使孩子有饱食感,进食完毕后应立即搬走剩余的饭菜,以免继续进食,不吃高脂肪膳食和零食。生活方式的调整则要改变孩子不喜欢活动的习惯,这些调整必须持之以恒才能达到可靠的效果。

儿童肥胖的原因

遗传

父母中有一方肥胖的,儿童有40%肥胖的机率,如果父母双方都肥胖,则孩子有80%肥胖的可能。

生活方式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的社会,快餐、酒宴、零食应有尽有。

缺乏锻炼

城里条件的父母总是开车带孩子去任何地方。现代方便快捷的通讯方式也减少了孩子锻炼的机会。电视更是罪魁祸首,据统计60%儿童肥胖和每天超过5个小时的看电视有关。

医疗和药物因素

患有甲状腺、肾上腺、心脏和肺部等疾病也可以导致肥胖。治疗这些疾病的类固醇药也导致肥胖。

超重的标准

当孩子的体重比按身高计算出的标准体重超出20%时,被视为超重,超出40%被认为严重超重。

超重儿童变成肥胖成人的可能性有多大?

孩子超重的时间越长,他成年后肥胖的可能性就越大。一般在进入青春期后继续保持超重的儿童,成年后肥胖的可能性有80%。

超重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一些和成年肥胖有关的疾病在青少年时期就打下了基础,象乳腺癌、结肠癌等。随着青少年肥胖的增加,在青少年中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显著上升,二者存在明显关系。肥胖还可以引起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女性肥胖还可以引起生育问题以及膀胱疾病等。

猜你喜欢

  • 邹润安论柴胡

    “邹润安论柴胡”作者为四川自贡怡康中医诊所王昆文。《本经》谓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积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在《伤寒杂病论》中,组成含柴胡的经方共9个,而且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其中最著名的有大、小柴胡汤,四逆散,鳖甲煎

  • 急性肝功能衰竭中医适宜技术

    急性肝功能衰竭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大量肝细胞坏死,或肝细胞内细胞器严重功能障碍,致短期内进展至肝性脑病的一种综合征。病情凶险,发病后12~24小时发生黄疸,2~4天后昏迷,并有出血倾向,见于暴发性病毒性肝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氟烷麻醉中毒

  • 开路药 调胃肠——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5)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作好之后,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充分消化吸收是关键。对于脾功能不好的人,服用膏方前需要先服用运脾健胃的“开路药”,如一些经典处方六君子汤、平胃散、保和丸等,也可以先进行试探性调补,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而对于脾胃功

  • 自拟方治热病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组成 青蒿12克,银柴胡9克,桔梗9克,黄芩9克,连翘9克,金银花15克。主治 本方适应于临床多种发热证,如久热不退、外科术后感染、妇科热入血室、产后发热、妊娠发热,或原因不明的发热,症见高热寒战,寒热往来

  • 浅释大青龙汤相关条文

    商本平 张海燕 山东省荣成市人和中心卫生院大青龙汤有关条文见于《伤寒论》38、39两条。38条曰“太阳中风,脉浮紧……”39条曰“伤寒,脉浮缓……”联系《伤寒论》1、2、3三条不免使人疑窦重重。太阳中风脉本浮缓,伤寒脉本浮紧,如何又言“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