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自拟方治疗血管性头痛

自拟方治疗血管性头痛

尚学瑞 河南辉县市中医院

血管性头痛为临床常见病,其头痛剧烈,常放射至眼眶、牙齿等处,并伴目眩、呕恶、心烦等症状,呈周期性发作。多年来,笔者自拟六味芍药汤治疗,效果满意。

六味芍药汤组成:白芍30克,川芎20克,生牡蛎30克(先煎),丹参30克,全蝎5克,生甘草5克。头痛甚者川芎重用至30克,偏头痛者加柴胡10克,头后痛甚加蔓荆子10克,前额痛甚加白芷10克,口苦心烦者加栀子10克,呕恶者加姜半夏10克。将上药浓煎,取汁500ml,分3次温服。日1剂。

病案举例

马某,女,42岁,干部。2009年11月初诊。周期性右侧头痛2年。头痛每月中旬发作,遇情绪激动加剧,伴有目眩、心烦,夜睡不安。曾在某市级医院诊治,脑血流图显示:脑动脉紧张度增高。CT检查无异常,血压120/70毫米汞柱。诊为血管性头痛。但给予安定、西比灵、麦角胺等治疗,服药有效,但停药则复发,舌淡红,苔薄白,脉弦。遂以六味芍药汤加柴胡10克,栀子10克。4剂,水煎服。药后患者头痛显著减轻,精神大振,信心大增。继服4剂,并嘱精神调养,戒忿怒。药尽诸症基本消失,又续服7剂,症状全部消除。3月后随访,患者无任何症状,精神爽快,脑血流图复查,无异常显示。1年后再次随访,病情稳定无复发。

按:血管性头痛是一种发作性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引起的头痛,多病程长,反复不愈。中医认为本病属“头风”,其发生与外感或内伤等多种因素有关,根据其头痛、目眩、心烦、失眠、脉弦、病程长等发病特点,以及“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高巅之上,惟风可到”,“久病入络”等理论,笔者主要责之肝、风、瘀,因立柔肝祛风,活瘀通络,缓急止痛为基本治则。六味芍药汤多为入肝经之药,其中,白芍重用以柔肝养血止痛;川芎活血祛风止痛,所谓“头痛不离川芎”;用生牡蛎平肝潜阳;重用丹参活血化瘀,安神;选全蝎息风通络止痛;配以甘草,既合白芍酸甘缓急止痛,又调和诸药。六味合用,治肝为主,重点解决痛、瘀、风等问题,本方药源充裕,价格低廉,疗效可靠。

猜你喜欢

  • 夏季养生-艾灸“足三里”

    【外台秘要】中提到,凡人年30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 眼暗,意思就是说,30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灸三里可以补气壮阳,不然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衰老现象。足三里的位置呢,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旁开一横指,是人体当中非常重要的养生保健血

  • 为什么把脉能知道身体状况

    中医看病说三个小指头,一个小枕头,再看一个小舌头,病就看出来了。这三个小指头说把脉,左手这三个指头是心、肝、肾、右手三个指头是肺、脾、命。一把脉基本上内脏的问题就出来了,因为我们看病是望、闻、问、切,这个切就是切脉,又叫把脉。电影里面说,弄

  • 听老中医说失眠

    人生平均寿命75,25年都在床上,人群里边包括我们自己有多少人失眠呢?实际上这个数字挺很可很可怕的,几乎每三个成年人,两个人都失眠,所以睡眠是一个大问题,我们每天24小时睡觉是八个小时,就1/3在睡觉,所以睡眠太重要了,所以睡眠很重要,但是

  • 中药刮油茶

    中医认为,肥胖的原因是由湿、痰、水滞等形成的。因此,轻食以健脾胃、利湿、利水为最佳,茶的作用就在于此。它清热利水,化痰消食,温脾胃,乌龙茶。铁观音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茶。大鱼大肉后,人们习惯于冲一杯香茶,因为喝一杯香茶会让胃更舒服,使用它来消除

  • 夏季科学减肥

    小满节气一到,很多人就把减肥列入议事日程。你应该了解如何科学减肥。穴位埋线可减肥。埋线减肥是在传统针灸减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医生判断肥胖的原因,为每个患者设计不同的减肥穴位处方,通过穴位刺激控制食欲异常,提高基本代谢率,调节脏器功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