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饮食防甲流

饮食防甲流

你知道吗,身边的美食,可能就是我们抵抗甲型流感的法宝。

茶酸奶既补水又抗毒

说起我们身边能预防甲流的食物,排名头两位的就是茶和酸奶。在干燥的秋冬季,多喝茶和酸奶不仅能补水,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减缓咽喉肿痛和口唇干裂等秋燥症状,还能抗击病毒,抵御流感。哈佛大学的免疫学者发现,连续两周每天喝5杯红茶的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抗病毒干扰素,其含量是不喝茶者的10倍,这种抵抗感染的蛋白可以有效帮助人体抵御流感。当然,喝绿茶、花茶也具有同样的效果。

酸奶则是保护肠道的高手。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负责产生人体一半以上的抗体,在免疫防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是提升肠道健康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其中活性益生菌发挥着重要作用。酸奶中就含有益生菌,能保护肠道,避免致病细菌的产生,增强人体免疫力。另外,有些酸奶中所含的乳酸菌可以促进血液中白血球的生长。

梅子大蒜防甲流并发症

抵抗甲流的食品中,梅子、大蒜充当的是杀菌先锋,它们可以防止甲流的并发症肺炎。患上甲流后会发生急性呼吸器官疾病,大体与过度的炎症有关。甲流病毒是通过呼吸器官黏膜侵入人体的,这时若炎症过了一定限度,病毒退去后,肺就会受到第二次炎症攻击而发生急性呼吸器官衰竭。梅子和大蒜中富含植物类固醇,该物质可减轻体内过度发生的炎症,若事先摄取可预防炎症恶化。

此外,大蒜还能抗感染。英国研究人员的实验结果表明,食用大蒜可让感冒发生几率降低2/3。经常咀嚼大蒜的人患结肠癌和胃癌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因此,建议每天生吃两瓣蒜,并在烹饪菜肴时加入一些大蒜末。

梅子、柚子、猕猴桃和柠檬等酸味水果还能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

果蔬粗粮一个都不能少

专家建议,多吃富含高纤维和高纤维素的粗粮也能增强抵抗力。最近,美国MSNBC新闻网介绍的9种抗击流感的食物就包括含高纤维的红薯、燕麦和大麦。红薯中富含的维生素A在皮肤结缔组织中起重要作用,而皮肤正是人体抵抗细菌、病毒等外界侵害的第一道屏障。燕麦和大麦都含有β葡聚糖,这种纤维素有抗菌和抗氧化的作用,还能帮助抗生素发挥更佳效果。

除此之外,能减轻痰多和咳嗽的鸡汤、增强抗感染能力的蘑菇、补硒帮助血液产生抗毒细胞的鱼和贝类都是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流感的绝佳食物。专家建议,各种富含维生素(特别是含维生素C)的绿叶蔬菜和水果,例如西兰花、白菜、青椒、芥蓝、枣和草莓等都可加大食用频率。

各国抗病都有“良方”

泡菜是韩国的传统食物,每遇到重大疾病流行,韩国人总是不忘将泡菜的地位提升一下。韩国《朝鲜日报》报道说,有资料显示,泡菜对甲流有卓越的预防效果,理由是食用发酵食物,发酵菌对甲流病菌有一定的抵抗作用。泡菜还漂洋过海,成为美国人预防甲流的佳选食物。美国《芝加哥太阳时报》建议民众每天吃饭时来上一碗泡菜汤,印有“白菜泡菜”图案的口罩甚至成为深陷甲流危机的美国街头流行配饰。

除了泡菜,红参也是法宝之一。韩国医学专家金相万说:“红参的主要成分皂角苷有助于提高人体肾上腺的功能。如果肾上腺功能强健,一旦病毒侵入人体时,直接抗击病毒的自然杀伤细胞就会正常发挥功能,从而预防各种病毒引起的疾病。”所以,在这个冬天,吃吃参类等食品不失为预防流感的一大秘方。(陈雪莲)

猜你喜欢

  • 夏天防风湿,生活小细节

    脾胃护理。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的基础,是气血生化的源泉。脾胃主要运输水液。水分的产生不仅与脾胃密切相关,而且最容易对脾胃功能造成损害。因此,风湿病患者必须照顾好自己的脾胃,平时要避免暴饮暴食、嗜酒、吃辛辣、油腻、刺激等食物,尤其是贪凉喜冷。

  • 立夏养心,观花饮茶

    夏天属于火,与心相对应,所以夏天要注意心灵的调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意思是夏天要心平气和,保持快乐快乐的心情,让胸怀宽广,精神饱满。对待外界的东西要像含苞待

  • 把脉最佳时间

    第一个提倡早上脉搏的是《黄帝内经》中的“脉要精微”篇,其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这段话的翻译是:脉搏通常是在早上,此时人们没有工作,阴气没有干扰,阳气没有消散,饮食

  • 自汗、盗汗,调理汗证

    如果白天经常出汗,稍有活动就会加重,称为自汗,主要是由脾肺气虚引起的。常表现为气短乏力、身体疲劳、易感冒、面白少华,或伴有畏寒等症状。如果你在睡觉时出汗,醒来后停止,甚至弄湿衣服和被子,这被称为盗汗,主要是由阴虚引起的。常伴有手脚热、口干咽

  • 夜尿多,真的是肾不行了吗?

    68岁的老李患有大量夜尿症。他平均每晚起床5-6次,严重影响了他的夜间睡眠,白天没有精神。即使他白天去公园,他也只敢在公共厕所周围活动,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和大多数病人一样,老李一开始只认为这是由于老年肾缺乏症,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