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脾病论治5法

脾病论治5法

缪茂军 江西省全南县中医院

《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廪之管,五味出焉。”脾主运化,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和津液的化生之源。临床涉脾病机常较复杂,治脾方法也较多。

润脾法

此法用于脾阴虚而症见唇燥口干,喜饮,口淡无味,饮食减少,大便干结,舌红干,苔少或舌面光滑,脉细者。用《伤寒论》麻子仁丸加减以滋阴润燥:火麻仁10克,芍药12克,酒军6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杏仁6克,麦冬15克。每日1剂,1日2次。

补脾法

此法用于脾气虚而症见倦怠懒言,不思饮食,食入胀满,四肢乏力,肠鸣,下肢水肿,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者。用《脾胃论》补中益气汤加减以补脾益气:黄芪15克,白术10克,人参6克,陈皮10克,炙甘草10克,升麻10克,柴胡6克,当归10克,怀山药15克,每日1剂,1日2次,蜂蜜为引。

温脾法

此法用于脾阳虚而症见面黄少华,四肢不温,腹痛喜按,食少纳呆,呕吐清水,水肿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细者。以《内外伤辨惑论》厚朴温中汤加减以温阳理气:厚朴10克,干姜10克,草豆蔻6克,木香3克,陈皮12克,茯苓12克,甘草6克,白术12克,每日1剂,1日2次,生姜为引。

醒脾法

此法用于脾病之湿热中阻而症见食欲不振,腹胀呕吐,泛酸,口干苦口,便溏秽臭,舌苔黄腻,脉滑数者。用《松崖医经》木香导滞丸加减以消导积滞:酒军6克,黄芩10克,黄连6克,枳实10克,神曲10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泽泻10克,木香6克,槟榔6克,藿香10克。每日1剂,1日2次。

清脾法

此法用于脾病之痰湿困脾而症见饮食不香,不思饮食,口苦咽干,小便赤涩,便稀有味,苔白腻,脉弦数者。用《济生方》清脾饮加减以燥湿化痰,泄热清脾:柴胡10克,黄芩10克,半夏6克,青皮6克,白术12克,厚朴10克,甘草6克。每日1剂,1日2次,生姜为引。

猜你喜欢

  • 紫花地丁的护肤作用是真的吗?

    最近有听说过一种名字很好听而且还有护肤作用的花,就是紫花地丁,可是到底紫花地丁的护肤作用是真的吗,紫花地丁并没有护肤作用,那么它的功效作用是什么呢,紫花地丁,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等,多年生草本,属侧膜胎座目,堇菜科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高4

  • 长期服用地丁草的副作用

    紫花地丁简称地丁草,与黄花地丁、蒲公英经常同用,紫花地丁的清解疮毒之力较强宜治疗肿、且解蛇毒,那么长期服用地丁草有哪些副作用呢?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疗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目赤肿痛。主要用于咽痛,黄疸,痢疾等症。临床应用

  • 静脉曲张吃啥中药好呢?

    相信针对那些长期站着工作的朋友们来说,工作一天下来都会感到双腿酸痛,并且腿肚子还犯有胀痛的感觉。其实长期保持着站立的姿势就非常容易让我们腿部的血管硬化,从而出现静脉曲张的症状。于是就有朋友提出,静脉曲张吃啥中药好呢?带着大家所提出的这个疑问

  • 夏枯草降血压的效果好吗?

    相信针对很多老年朋友来说,最让他们感到开心的就是自己身体能保持在健康的状态,这样才能更好的安享晚年。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大多数老年朋友都会有血压过高的症状,这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夏枯草降血压的效果好吗?带着大家所提出的这

  • 冬病夏治三伏贴穴位有哪些?

    冬病夏治是中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在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等到了夏天进行治疗,这样反而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冬病夏治是在中医理论下获得好的效果的,因此跟中医中的穴位是分不开的,这些穴位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那么,冬病夏治三伏贴穴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