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200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工作要点

200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工作要点

指导思想和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围绕中医药的中心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会工作的新途径,不断推进学会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坚持民主办会、依法办会的宗旨,以发展中医药学术为龙头,以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和学术水平为中心,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会员为主体的办会理念,尊重会员的权益,关心会员的发展需求,改进服务方式,充分调动广大会员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学会的凝聚力、影响力及其发展活力。增强大局意识,正确定位,明确职责,把学会工作与整个中医药工作的中心任务、主要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自觉服从、服务于大局。正确处理好学会与行业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努力促进学会工作全面、协调、持续、稳步发展。

工 作 重 点

1.贯彻中央人才会议精神,实施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人才发展战略,开展全国中医药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研讨中医药人才发展战略与思路,召开人才发展战略研讨会及青年与中医药创新论坛。

2.以继承发展为主线,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推动中医药学术创新,将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研讨会、名中医论坛、理事高层论坛等活动打造为学会的精品工程。举办中医药发展学术大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海外会员高层论坛。

3.树立学会在国内外中医药学科方面的权威性,进一步提高学会的学术会议、学术期刊和科普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建立学术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和改善对各专科分会的管理指导,引入竞争机制和考核评估,提高分会的管理水平、自律能力和工作质量。

4.发挥学会专家和技术优势,做好防治重大疾病的学术交流研究工作,加强对艾滋病分会、糖尿病分会等的学术指导,完成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及中医药各学科临床标准制定工作。

5.面向大众、面向农村,做好中医药科学普及和继续教育工作。举办培训班,提高农村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向广大农民普及推广中医药知识,推广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

6.扩大学会海外会员基础,在条件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开展海外培训工作,直接发展外籍会员。加强与海外中医药学术团体的联络交流与项目合作,立足国内,更好地发挥学会在国际民间科技与合作方面的独特优势,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7.完善会员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拓展会员发展的范围和渠道。完善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入会机制,建立网上入会申请审批制,吸收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科技工作者,以及与中医药相关的事业、企业单位加入学会。全面实行包括资深会员、专科会员、学生会员、团体会员、外籍会员等分类分级管理的会员组织体制。

8.进一步加大对学会期刊的改革与管理力度,提高期刊编辑出版质量。选择1~2种期刊进行体制与机制的改革试点,探索期刊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新途径、新方式,同时也推进学会期刊精品化工程建设。

9.完善专科分会管理办法,推动专科分会的改革和发展。根据中医药学特点和学科发展趋势,制定分会发展规划,逐步调整现有分会的结构,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更好地突出和发挥中医药学的特色和优势,使各专科分会的建设更好地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求。

10.加强学会能力建设,拓展学会服务领域,在设立“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基础上,申报设立“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医药创新奖”。并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和中医药行业发展的新需求,逐步增设中医药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中医药科普宣教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中心等服务机构。

11.推动学会工作的社会化,开辟多元化经费来源渠道.在个人和团体会员会费收入的基础上,将采用群众化、社会化的工作方式,面向社会多方募集资金,吸收捐赠。同时积极探讨在政府部门支持下,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单位共同开展活动的方式,争取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增强自身发展活力。

12.推动学会的信息化工作。完善学会的网站建设,构筑多层次学会信息平台,增强中医药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国际交往、继续教育及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即时性、有效性和多样性,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学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各地中医药学会,建立全国范围的中医药专家库、会员库及人才库;利用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评奖活动,建立中医药科技成果库、供求咨询信息库,从而初步建立起学会活动信息网络,实现学会传统职能的进一步转化。

13.加强硬件条件建设,夯实学会发展的基础,学会将积极争取主管部门的支持,并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和提高学会的办公条件和信息化办公水平,扩大用房面积、增加办公设施,尽早建成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报告厅。

猜你喜欢

  • 鹿茸益胃散治疗消化性溃疡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炙黄芪20克,茯苓20克,木香15克,槟榔15克,干姜9克,焦白术20克,当归25克,砂仁18克,石斛20克,黄连9克,炙甘草9克,党参20克,炒杜仲15克,苏梗15克,青蒿15克,鹿茸9克,山药25克,

  • 急性脊髓炎中医适宜技术

    急性脊髓炎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脊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并以胸髓最易受侵。本病有三大临床特点:病损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

  • 温中降逆治干呕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刘某,女,32岁。2009年7月9日初诊。半月来,经常恶心,吐涎沫,经医院诊断为神经性呕吐,服中西药未果。观其精神萎顿,面黄,就诊中干呕连连。舌淡,苔白,六脉沉细。治以温中和胃,降逆止呕。立方半夏干姜散:半夏10克

  • 详医嘱 服法当——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6)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备,“开路药”已服,脾胃功能得调,即可服用膏方。服膏调养当要遵医服用,如果医嘱不详、服法不当,膏方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服用膏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服膏季节 一般来说,服用膏方多在冬至即“一九”开始,至“九九”结

  • 邹润安论柴胡

    “邹润安论柴胡”作者为四川自贡怡康中医诊所王昆文。《本经》谓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积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在《伤寒杂病论》中,组成含柴胡的经方共9个,而且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其中最著名的有大、小柴胡汤,四逆散,鳖甲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