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流感后继发性肺炎

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流感后继发性肺炎

本报记者 朱国旺

目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经发展为全球性的流感大流行,而以往几次历史数据显示,继发性肺炎与流感大流行有着密切关联。针对这次疫情发展趋势,有关专家提醒,接种疫苗是国际公认的预防肺炎最佳手段,建议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一定要及早接种肺炎球菌疫苗,以预防肺炎可能带来的各种危害。

肺炎球菌是继发性肺炎的罪魁祸首

肺炎球菌是一种通常寄生在健康人鼻咽部的细菌,当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就会乘虚而入引发肺部感染,造成肺炎。

肺炎球菌性疾病是一种非常严重并可导致死亡的疾病,据了解,造成上世纪初欧洲死亡5000万人的1918年流感大流行中,绝大部分死亡病例源自流感病毒感染后继发的细菌性肺炎;1957年流感大流行期间,美国各种呼吸道疾病特别是肺炎造成的住院和死亡数量均显著增加。美国的相关统计表明,在流感流行季节中,约50%的死亡病例死于肺炎,其中绝大部分是肺炎球菌造成的。

耐药性问题凸显疫苗优势

北京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孙铁英教授表示,目前治疗肺炎球菌疾病最常用的手段就是使用抗菌药物。但由于我国抗菌药使用不合理,使耐药的肺炎球菌更容易生存。近年来,由于肺炎球菌对抗菌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有的药物甚至产生100%的耐药,给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因此,现在国际上公认最好的预防肺炎的方法就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副主任余宏杰解释说,肺炎疫苗接种后,可诱发人体内的免疫反应,产生大量对抗肺炎球菌的抗体,而抗体能帮助白细胞有效防御肺炎球菌的侵袭,接种肺炎疫苗后,有效保护率可达到85%以上。他说,目前预防肺炎普遍使用的疫苗是一种23价肺炎球菌疫苗,该疫苗含有肺炎球菌23种血清型,覆盖90%造成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的血清型,可用于预防肺炎球菌所致的肺炎、脑膜炎、中耳炎等疾病,对高危人群能显著降低其病死率。在健康成人中,免疫力通常在接种肺炎球菌疫苗2~3星期内产生,而抗体可持续至少5年。

老年人更应及早接种疫苗

孙铁英教授说,得了肺炎对老年人来说,会同时引起各个器官系统的连锁反应。比如呼吸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血液细菌感染、脑膜炎等,这些连锁反应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美国研究结果显示,有20%的老年肺炎患者有全身血液细菌感染,病死率高达51%;当肺炎球菌经血流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时,会引发脑膜炎,导致多达80%的老年患者死亡,即使抢救成功,也会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都建议,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老年人应该要特别重视接种肺炎疫苗,因为他们是免疫力比较低下的人群。专家们认为,肺炎疫苗非常安全,虽然在接种时可能会发生一些局部反应,如注射部位肿痛等,但这些反应通常都是轻微且短暂的。专家也同时强调,对疫苗中的任一成份过敏的人和急性感染或发热的患者、正在接受化疗的患者,均不适宜接种。

猜你喜欢

  • 皮肤莫名瘙痒需注意

    有很多人好奇说,皮肤瘙痒怎么就跟恶性肿瘤扯上关系了呢?其实皮肤的瘙痒有的时候确实是有一部分恶性肿瘤,它的一个临床表现,它被界定为这种副癌综合症,也就是恶性肿瘤的一种伴发症状。它是因为,有些恶性肿瘤细胞会产生一些组胺类活性物质,随着这种血液运

  • 反流性食道炎怎么调理

    那么如果长期的这种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得不到很好的救治的话,那么它会对食道黏膜造成损伤,继而与食道恶性肿瘤发病密切相关,它也可以被视为这种癌前病变,那么因为平时的临床工作当中接触的消化系统疾病比较多,尤其是这种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所以说

  • 心脏供血不足会有哪些症状

    中医通常把这类疾病归结为胸痹心痛,或者是心悸怔忡等等。它主要的疼痛方式,通常我们所说的心胸痹痛,通俗来讲叫心绞痛,或者是闷痛、刺痛、烧灼样疼痛,或者是刀割样疼痛。那么以绞痛和刺痛为多见。通常诱因都是因为劳累,比如说老年人早晨起来去早市儿,一

  • 如何避免清晨高血压?

    高血压病人除了日常规律服用降压药之外,早晨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这三件事儿,第一就是起床过猛,或者这个早晨起来还没有服药的情况下,就开始锻炼身体,剧烈运动。这样,对血压会有一个很大的影响,会使血压迅速升高,严重的,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因为我们

  • 如何判断脾虚还是脾湿?该怎样调理?

    咱们首先说脾虚,脾虚它主要的症状是乏力、气短,中医讲,脾主气,脾主要运化气血,脾虚的时候,当然了气不足,气不足就会乏力、气短,没有劲、胸闷。脾虚,脾胃是相等的,那脾虚的时候食欲不振,没有胃口,不想吃饭,吃完了之后,也觉得不消化,然后,会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