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肺朝百脉:肺使百脉如潮

肺朝百脉:肺使百脉如潮

王强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

《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对《内经》“肺朝百脉”一语的解释,历代多把“朝”字作“朝汇”、“汇归”或“会合”解,将“肺朝百脉”注释为“肺受百脉朝拜”或“百脉汇归于肺”。无论是“百脉之血朝于肺”,还是“肺朝百脉之气”,都是把“肺朝百脉”当作“经气归于肺”的“互文”,用以说明“经气归于肺”的文意,也即“肺”是目的状语,而不是主语。此种解释几乎可以与现代医学关于肺脏接受来自全身静脉血的功能相通,所以又为现在一般书中采用。但是,这种解释是否合于肺之脏象则值得探讨。“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如果再讲一次“百脉汇归或‘会聚’于肺”,语意上就重复了。而且这样一来,下文的主语缺失了,与紧接的“输精于皮毛”的语意也衔接不起来。所以笔者认为这种解释不妥。

《内经》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是与天地时空合一的五脏。查“朝”字原为“早晨,太阳升起”之意,在《内经》中亦与现代汉语的“潮”字通用。古人对于海水之定时涨落,习惯上早潮曰潮,晚潮日汐。在《内经》中就用潮汐般日夜周期性有规律运动来形容气血之运行。如《素问·五藏生成篇》有“此四肢八溪之朝夕也”之说。张景岳对此注释道:“朝夕者,言人诸脉。髓、筋、血、气,无不由此出入而朝夕运行不离也。”因肺是相傅之官,无接受“朝拜”之位,但主一身之气。气为血之帅,故肺可辅佐心主以调节和治理百脉气血的正常运行。因此,这里的“肺朝百脉”是指肺能使得百脉之气血如潮水般有规律地周期运行之功能。可以直译为“肺使百脉如潮”。句中“朝”字为形容名词活用作使动动词。“肺”字作它的主语,同时又兼作下文“输精于皮毛”的主语。这样联为一句话才较妥。因为“肺使百脉如潮”,才能“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肺朝百脉”一节经文与紧接下述的“脾气散精……”一节的文体相似,内容并列,可以互相参照。

《内经》言“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而肺能主生化于五味的三阴三阳之气,使得百脉之气血如潮汐般昼夜周期性运行,使得九脏、九窍皆通乎天气,是为治节。故全身脏腑经脉气血的情况,都可以通过肺经之寸口反映出来。因此,“肺朝百脉”与“气口成寸,以决死生”的关系的论述,可以作为中医脉诊的理论基础。又见《阴阳类论篇》言,“三阴者,六经之所主也,交于太阴”,王冰曰,“此正发明肺朝百脉之义也”。王冰注曰:“太阴,谓寸口也。寸口者,手太阴也,脉气之所行,故脉皆至于寸口也。”“寸口者,脉之大会”是“肺朝百脉”的外候也。肺脏为“六经之所主”,其在经气运行中的作用特点主要是输布的、发散的、离心的,而不是统摄的、收敛的、向心的。从这一认识出发,就更容易理解“肺使百脉如潮”及其与全身功能的关系,就更能深刻体会它在诊断学等方面的理论意义。

猜你喜欢

  • 看舌苔辨病

    看很多粉丝问我,中医看病为什么要看舌苔呢?舌苔呢究竟能看出什么来呢?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窍,因为脾之外候,舌头通过经络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跟五脏六腑相通,不同的是啊,舌面的区域对应不同的脏腑,舌的中部呢一般是属于脾胃,舌尖主心肺,舌的两边呢,

  • 经常半夜口干,渴醒的主要原因

    您是不是经常觉得口渴,特别是晚上的时候,心里总感觉口干口渴,甚至会被渴醒,不喝点水就睡不着,非常呢影响睡眠,有些人呢,甚至睡前喝很多的水也没有用,不仅口干,而且还会出现夜尿多的问题,要频繁的起夜,那半夜口干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造成口干的三个

  • 湿气重怎么排湿有效

    症状:很多湿气重的人呢,都会有早起困倦,口臭,面容憔悴,舌边有齿痕,整个人每天都是浑浑噩噩地失去了活力,所以祛湿成了头等大事。那么如何祛湿呢?第一,饮食调节,我们可以吃一些利水化湿,健脾益胃的食物,像是山药,薏米,红豆,冬瓜啊等等都是可以的

  • 颈椎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颈椎病的手法治疗,其中有一类就是椎动脉型颈椎病,那么它的症状就是一个头晕,经常我们说这种小关节紊乱,导致我们颈椎破坏之后,那么它就会出现椎动脉的供血这种不够,过性的痉挛,导致一过性缺血系列症状。这个很多病人到恐惧,脖子不太敢动,越不动越加了

  • 膝关节炎治疗最佳的方法

    膝关节炎的治疗呢,我们提出了一个三联疗法,传统上我们认为【三分治七分养】,现在我们发现其实更多的这个运动才是核心要素。我们改一个字,【三分治七分练】,这个一字之差含义不一样了,特别突出这种运动的这种效果,特别是我们说臀腿,大腿前面后面,里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