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医海沉浮

医海沉浮

“永嘉医派”,活动于南宋淳熙至淳佑,大约为公元1174~1244年间。正相当于北方刘完素、张子和、张元素、李东垣学术活动进入高潮,河间、易水学派形成阶段。自古以来,就有“儒之门户开于宋,医之门户开于金元”的说法,医学派别出现的意义,在于学术的创新(新的学术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技术)。南方的“永嘉医派”与北方的河间、易水学派形成了南北对立医学局面。

“永嘉医派”,与河间、易水学派,同时活动于南北两地,兴旺于一时。但是由于国家处于分裂的状态,南北对峙,文化隔绝,缺乏交流,医学同样也无法沟通。南北各大学派都是在各自的环境条件中成长起来,相互之间似乎并无直接的联系和交往,也缺乏学术交流和理论交锋。同时,战争倾覆了北宋王朝,和剂药局也在这弥漫的烟火中被摧毁了。《和剂局方》也悄然退出了独擅医坛的局面。这为新理论、新思想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从两大学派的学术成就来看,都代表着自晋唐以来,医学发展的两大不同的趋势。

“永嘉医派”,在学术上有鲜明的特色,陈无择发挥和创新了致病的新“三因”学说,强调了明确区分三种不同的致病原因,是治病求本的关键。王硕主要是对众多的方药进行筛选鉴别,确认疗效,使得漫无边际的方书由博返约,以求得方药的规范化、实用化、普及化,取得了瞩目的学术成就。由此可见,“永嘉医派”也足以与河间、易水学派鼎足而三。在中国医学史上留下了璀璨的篇章。但是“永嘉医派”虽有其自身特点和地方特色。但对于迅速发展的医学实践,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以及创新精神,一味追求易简,虽然也盛行一时,最终还是被认为不可流传百世,通于久远的学说。因此,尽管“永嘉医派”,当时已经站在南方医学的最前列,代表了当时医学发展要求。但与北方刘、张、李诸家蜂起,朝气蓬勃的学术氛围相比较,还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永嘉医派”的这些缺陷,也正反映出这一学派,在思维方式上所存在的弊端。王硕在治疗疾病时,抛弃了脉象、证候,不论病证是否相同,只要有一方面符合,就可用方通治。这种易简,不仅简化了辨证论治的过程,更是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的简化。把错综复杂的临床医疗过程,简化成连起码的辨证、分析都抛弃了,难免遭到了后人和批评。然而,河间、易水学派的相对高明之处在于他们借鉴了五运六气,这一宋代自然科学理论探索的新成果。刘完素不拘泥于《内经》、《伤寒论》之论,另辟溪径,创立了“火热论”。后世医家把他推崇为治热病的一代宗师,甚至而将他与医圣张仲景并论,可见他在医学学术研究上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刘完素和他的弟子马宗素、穆大黄等,组成了强大的“河间学派”,完善了中医热病学的内容,启迪了后世温病学派的发展。张元素认为:不同时期,由于天时、地利的变化,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也会有不同,治疗也应随着变化,如果完全用古代的方药,治疗当今的疾病,往往不能取得疗效。主张医学理论要发展、提高,切不可拘泥于古人的陈见。提倡五脏寒热、虚实、补泻,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意义,创归经说,并丰富了药性理论。与其弟子李东垣、王好古等,共创富有鲜明特色的“易水学派”。

瓯江之水滔滔不息,流过暗礁嶙峋的险滩,一直向东奔涌着,浪花飞溅着,在阳光的照耀下,水珠散发着离合的五彩光芒,渐渐在空中弥漫开来。“永嘉医派”也正如医学长河中的一个奔涌着的浪头,把飞溅的浪花,弥散在了岁月的时空之中,给后人留下了永久的追忆。

猜你喜欢

  • 扭脖子咔咔响是什么原因

    扭脖子的时候发出响声,就是所谓的颈椎弹响,一般有四种原因会出现这样的弹响。一、颈椎关节间有小气泡。如果人体关节间的滑液之中存在气体的话,那我们扭转脖子时气体就会快速释放形成气泡,就有了我们听到的咔咔的声音。二、肌腱韧带与关节摩擦。长时间低头

  • 上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一、体质问题有的人天生体质偏热,所以比体质偏寒的人来说更容易上火。二、饮食问题,平时经常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油腻的食物,或者长期进食补阳之品,损伤阴液,容易上火。三、作息问题以及情绪因素,熬夜伤阴,烦躁易怒亦伤阴,两者也会导致上火。上火的原

  • 睡前泡脚的好处和坏处

    很多朋友睡前泡脚的习惯,在中医体系中,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整体,白天阳气较盛以满足人体的正常活动,而夜晚亢奋了一天的阳气要慢慢地潜到阴分里,这样才可以好好休息。所以在晚上泡脚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不仅可以加快脚部的血液循环,增加人体的新陈

  • 烧心是什么原因?

    烧心很多人都经历过,吃多了油腻辛辣,比如火锅或者撸串会觉得心口中火辣辣的烧。那么问题来了,烧心烧的真的是心吗?其实并不是,烧心烧的并不是心脏,也不是胃,而是心脏后面的食管被胃酸烧了。胃本身就是产生胃酸的器官,有保护粘膜,可以耐受胃酸,但食管

  • 干耳屎和湿耳屎的区别

    耳屎医学上叫耵聍,耵聍分为干耳屎和湿耳屎。在空气中干燥后,橙黄色薄片状称为干耳屎。有的耵聍状如粘稠的油脂,称为湿耳屎,俗称油耳。干和湿并无好坏之分,均为生理现象,如果你是油耳可能是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引起的。一、遗传因素父母双方有一个人有油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