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六成中国老人患骨质疏松

六成中国老人患骨质疏松

编者的话:10月下旬,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在香港举行了首次全亚洲范围的骨质疏松症宣传活动。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首席执行官丹尼尔·纳维德特别对中国读者提出了他的建议。纳维德博士是美国人,现定居瑞士,他从2002年起担任拥有167个会员组织的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的首席执行官。

由于世界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日益成为全球性的重要问题。特别是亚洲,除了人口老龄化,还有健康观念的缺乏,这使得亚洲人普遍对这种可预防的疾病置之不理。我们这次在亚洲开展宣传活动的目的就是唤起人们对骨质疏松的重视。

防治骨质疏松,重点在亚洲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使骨密度降低、骨量减少的疾病,它使骨骼变脆,骨折机会增加,这是全球最常见的致残性疾病之一。骨质疏松症及相关骨折是导致死亡和某些疾病的重要原因,而患者在骨折前往往无明显症状,因此也被称为“隐形流行病”。

全球50岁以上女性有1/3因骨质疏松而骨折,在男性中比例则为1/5。全球每年股骨骨折病例约有170万,预计到2050年全球每年将有640万人受到股骨颈骨折之苦,其中51%将发生在亚洲。在日本,目前约有1000万名骨质疏松症患者;在韩国,约200万人患骨质疏松症。在印度,骨质疏松者多达3亿人。

骨质疏松症这颗“定时炸弹”已然滴答作响着向我们逼近,亚洲人必须立即行动。我们已经把亚洲作为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重点,呼吁人们采用“骨质疏松一分钟风险测试”来检查自己的骨骼健康。相关的电视宣传片“人体模特儿”已制成多种语言的版本,将在亚洲各地播出。

六成中国老人患骨质疏松

中国人的骨密度比西方人低约8%,这可能与人种和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有关。因此,中国人也比较容易出现骨质疏松。随着中国人生活和健康水平提高,人口寿命延长,骨质疏松症将成为中国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

据中国的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约为59.89%。每年因骨质疏松症而并发骨折的发病率约为9.6%,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2002年,中国中年及老年人口骨质疏松率为16.1%。在男性人口的总比率为11.5%;在女性人口则为19.9%。在中国,每6名男性中,就有1人会发生1次或1次以上的脊椎骨折。

骨质疏松要早预防

如果能够早期发现患有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及早做科学的治疗,约一半的股骨颈及脊椎骨折是可以避免的。

现在,我们认为预防骨质疏松要做到4点:一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二是保持均衡饮食,摄取足够的钙质和维生素D;三是不吸烟,不大量饮酒;四是定期进行负重运动,如跑步、跳绳、有氧运动、网球及快步走,这些都是有益骨骼的运动。

治疗骨质疏松可以服用钙质及维生素D补充剂。双磷酸盐类药物是非激素类药物,有助于维持骨密度和降低骨折几率。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也有助于维持骨密度和降低骨折几率,尤其是脊椎骨折。甲状旁腺激素能够直接刺激骨质生长,增加骨密度和减少骨折。此外,更年期妇女补充雌激素,虽然有助于维持骨密度和降低骨折几率,但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猜你喜欢

  • 经常半夜口干,渴醒的主要原因

    您是不是经常觉得口渴,特别是晚上的时候,心里总感觉口干口渴,甚至会被渴醒,不喝点水就睡不着,非常呢影响睡眠,有些人呢,甚至睡前喝很多的水也没有用,不仅口干,而且还会出现夜尿多的问题,要频繁的起夜,那半夜口干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造成口干的三个

  • 湿气重怎么排湿有效

    症状:很多湿气重的人呢,都会有早起困倦,口臭,面容憔悴,舌边有齿痕,整个人每天都是浑浑噩噩地失去了活力,所以祛湿成了头等大事。那么如何祛湿呢?第一,饮食调节,我们可以吃一些利水化湿,健脾益胃的食物,像是山药,薏米,红豆,冬瓜啊等等都是可以的

  • 颈椎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颈椎病的手法治疗,其中有一类就是椎动脉型颈椎病,那么它的症状就是一个头晕,经常我们说这种小关节紊乱,导致我们颈椎破坏之后,那么它就会出现椎动脉的供血这种不够,过性的痉挛,导致一过性缺血系列症状。这个很多病人到恐惧,脖子不太敢动,越不动越加了

  • 膝关节炎治疗最佳的方法

    膝关节炎的治疗呢,我们提出了一个三联疗法,传统上我们认为【三分治七分养】,现在我们发现其实更多的这个运动才是核心要素。我们改一个字,【三分治七分练】,这个一字之差含义不一样了,特别突出这种运动的这种效果,特别是我们说臀腿,大腿前面后面,里侧

  • 健脾祛湿吃什么药效果最好

    身体湿气重,常用的健脾祛湿六味药分享给大家。1.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除胀和胃的功效。2.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的功效。3.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4.苍术:具有健脾燥湿、祛风散寒的功效。5.厚朴:具有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