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古代中印医药学交流史

古代中印医药学交流史

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张骞开辟“丝绸之路”时,就派副使到达印度,并把中医药学传入了印度。

南北朝时,中印佛教僧侣往来频繁。我国求法印度的僧徒大都精通中医药学。如公元六世纪,敦煌高僧宋云就向印度人介绍了华佗的医疗事迹。唐代僧人曾在印度居住二十年,用中医药学为印度人诊治疾病,并介绍、宣传中医药学,如本草学、脉学、延年益寿术等知识,促进了中印医药学的交流。

我国向印度传入药物的时间较早,品种也较多。如人参、茯苓、当归、乌头等,被印人誉为“神州上药”。我国与印度的交通主要是海运,通过海运的药物贸易也十分兴旺,不少药物传入印度后,又再传入阿拉伯地区。如十三世纪阿拉伯药物学家伊本·巴伊塔尔《药草志》中就提到印度有一种叫使君子的药物,来自中国,经印度传入阿拉伯地区,是驱小儿蛔虫的良药。

最早将印度医学传入中国的是东汉末年,伊朗国王满屈二世的王子、佛教徒安世高。南北朝时,印度医药随佛教书籍传入中国,到中国的印度人也大多懂得医术,唐时有印度医生来华行医。鉴真大师就曾请印度医生治疗眼病。公元713年,婆罗门僧人曾向唐明皇献长生药仙茅方。在《外台秘要》、《千金方》等医书中收录了印度的方药和治疗方法。如阿伽圆方、耆婆治病丸、耆婆治恶病方等十余首方剂及天竺按摩术、天竺经论眼等治疗方法。在《隋书·经籍志》中收录已被翻译成中文的古印度医书就有《婆罗门药方》、《龙树菩萨药方》等十余种数十卷。

自南北朝开始,历代都有印度的药物如龙脑香、象牙、石蜜、犀角等或通过馈赠或作为贡品或成为贸易商品传入我国。古印度医学传入我国后,陶弘景、巢元方、孙思邈等医家曾试图用印度医学理论和中医学理论相汇通的观点,阐明中医学理论。

古印度医学病理学的主要内容是“四大说”,即地水风火。“大”之义为气,认为“一气不调,百一病生,四气不调,合生四百四病”。“四大说”成为了古代中印医学汇通尝试的医家解释病理的基础。

孙思邈根据古印度医学的“四大说”与中医学的病因学,提出了发生疾病的原因有四种:第一种为冷,第二种为气痰,第三种是邪风,第四种是热毒之邪的汇通发病学观点。孙氏还把中医脏腑学说与古印度医学理论进行了汇通,指出:百种疾病离不开五脏,五脏各有八十一种疾病,冷热风气四种病因,共产生四百零四种疾病。孙氏把古印度名医耆婆关于天下物类皆是灵药,万物之中无一物而非药者的观点,汇通中医药学后,不但影响了孙氏的临证实践,而且对后世中药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大的影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明确提出了天下无一物不可以为药的思想和观点。

古印度医药学传入中国后,尽管有些医家对它们进行了研究与汇通的尝试,但古印度医学理论没有对中医药学产生较大的影响,只从不同的侧面丰富了中医药学。古印度的药物则成为了中药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大都收录到了唐朝以后的历代本草著作中,并完全中医药化了。

猜你喜欢

  • 更年期抑郁症如何调解

    那我们今天就就着这个问题跟大家一起聊一聊。更年期是指女性到了一定年龄以后,那么这个年龄阶段一般是指45到55岁之间,由于生理状态的改变,大脑垂体神经,内分泌激素随之改变,从而引起了情绪,躯体认知等方面的改变。那么更年期的表现都有哪些呢?首先

  • 中医治疗肺结节

    这位患者是一位老年的女性,既往,她就有这种恶性肿瘤的家族史,所以说,她每年都定期的体检,那么在2020年年末的时候,她体检就发现肺脏的多发结节,较大的那个,已经达到了直径0.9厘米,所以说,她自己就非常的担心。那么她就来找到我,说通过中医中

  • 顽固性口腔溃疡是实火还是虚火?中医教你如何分辨

    这是一位中年的男性患者,困扰他的问题是顽固性的口腔溃疡很多年了,也应用了很多药物治疗,效果都不是很好,反反覆覆,平时,口腔里面经常会多处溃疡同时发作,剧烈的疼痛影响到了他的生活,而且最主要。对他进食,也造成了很大的一个影响,其他的,没有什么

  • 怕冷又爱发脾气,一拍身体就打嗝

    这位患者,是一位老年女性,她来找到我的时候,她直接跟我讲说杨老师,我患有的是这种临床的疑难杂症,疑难怪病。她说我的临床表现,就是你看现在天气,已经开始炎热起来了,但是,我感觉全身特别的怕冷,尤其是腹部,腰背部怕冷的特别严重,像这个天,我都得

  • 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怎么治疗

    前一段时间接诊的一位溃疡性结肠炎的男性患者,他来找到我的时候,刚好是这种溃疡性结肠炎,病情比较严重的一个时期,表现为腹部的疼痛。腹痛之后就着急去厕所解大便,大便质地溏薄、质地粘腻,总感觉有一种排不净的感觉,排完之后,还想去厕所,我们中医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