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瑶医

瑶医

广西覃氏瑶医行医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解放初期,覃氏瑶医第十二代传人覃德坤走出山高林密的大瑶山,成为瑶族第一代医科大学生,后以祖传绝技治疗重症、恶病(红斑狼疮、肿瘤)。退休后,在桂林行医时为大庆油田的黎工程师治愈了肝癌,受其邀请,1985年,覃德坤老先生带领子女北上黑龙江省大庆开办瑶医诊所。1998年,建成全国首家瑶医院——大庆德坤瑶医特色医院。1999年,组建黑龙江省德坤瑶医药研究院,继而又成立了瑶医肿瘤研究所、瑶医红斑狼疮研究所、瑶医药新药开发研究所、瑶医药医史文献整理研究所、瑶医疑难病研究所、德坤瑶医医院瑶药制剂中心。研发出5个系列48个品种的批号瑶药投入临床。2000年在北京成立北京德坤瑶医医院,同年成立了北京德坤瑶医药研究院,2001年在石家庄成立德坤瑶医药研究院及德坤瑶医分院,2004年在上海成立上海德坤瑶医分院,2005年在广州成立广州德坤瑶医分院,2006年石家庄德坤瑶医分院升格为石家庄德坤瑶医肿瘤医院。并于2003年在瑶药主产区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成立“大瑶山瑶药有限公司”。鉴于德坤瑶医的特色、规模及其成就、影响,2003年“瑶医药基础理论与经验整理研究”通过国家鉴定,同年大庆德坤瑶医特色医院被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确认为教学实习医院,成为医、药、产、学、研综合开发的产业机构。

北上行医二十多年,以覃迅云为代表的覃氏瑶医第十三代传人覃迅毅、覃迅忠、李玉兰沿用家传经验和大瑶山的天然瑶药治疗大病重症成绩斐然。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治愈肿瘤、狼疮患者数千例,2003年在北京门头沟区医院和北京冶金医院治愈31名“非典”患者,追访至今且无一例有股骨头坏死等后遗症的。我院被国家评为先进单位,覃迅云院长被评为先进个人,受到国家的表彰。

覃氏瑶医以“胸怀仁德、利济乾坤”的办院宗旨,以高尚的医德,精堪的医术,真诚关爱患者,从1998年到2005年连续几年进行全国范围内回访送药下乡活动,2004年至2005年开展的“战胜癌症守护生命----中国肿瘤健康教育万里行”,瑶医关爱健康足迹在祖国东北、华北、华南、华中、西北和西南共20多个省,100多个市、1000多个乡镇,累计行程15万余公里、累计赠送药品900余万元,深受患者称颂和欢迎。

覃迅云院长现任广西民族医药协会副会长;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市、区政协委员;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瑶医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广西卫生厅防治艾滋病专家组成员;中国第一位瑶医主任医师,是中国瑶医药学科的带头人。他编著的《中国瑶医学》、《中国瑶药学》、《实用瑶医学》已正式出版发行,受到国家领导、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民委等部委办局的高度赞扬和肯定,填补了民族医药领域的一项空白。

覃迅云 瑶族 中国第一位瑶医主任医师,中国瑶医药学科带头人。毕业于黑龙江中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EMBA研究生。覃氏瑶医第十三代传人。自幼跟随父亲覃德坤老先生学医,主编《中国瑶医学》、《中国瑶药学》、《实用瑶医学》等300余万字巨著,在国家、省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长期从事瑶医临床、科研工作,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专攻肿瘤、红斑狼疮、慢性肝病、皮肤顽疾。

瑶医医疗成就:擅治重症恶病的广西覃氏德坤瑶医的祖传秘方是用血泪著成的。清朝咸丰丙辰年春天,覃氏瑶医两兄弟之一和瑶寨一邪恶师公(巫师)为给寨主女儿治疗蝴蝶瘟(红斑狼疮)就付出了生命。那用鲜血换来的药方,成为其祖传秘笈《覃氏医药簿》治疗石痈(肿瘤)、狼疮(蝴蝶瘟)的系列方药。覃氏瑶医第十代、第十一代治重症恶病就已声名鹊起了,特别是瑶医第十二代传人覃德坤从国营医院退休行医后更为突出。他带领子女覃迅云兄弟,相继在广西桂林市、黑龙江大庆市开办瑶医诊所,将医疗方向锁定在肿瘤、红斑狼疮等重症恶病上。《大庆日报》1987年11月14日 第3版就以《良方妙药除痼疾》一篇专访报道了覃德坤、覃迅云父子治狼疮和各种肿瘤事迹。

1997年成功抢救上海红斑狼疮患者陶梦燕,上海《解放日报》在1998年3月14日 C4版以半版篇幅,以《为了花季不凋落》为题的文章报道这一新闻感人事件。仅覃氏瑶医1994-—2002年统计,就用瑶医药治愈各种肿瘤、狼疮患者数千人,康复者数万人。尤其在2003年抗 击“非典”时,覃氏瑶医第十三代传人、北京德坤瑶医院院长覃迅云作为少数民族医唯一代表,被批准进入 SARS 病房零距离治疗患者,并以用瑶医药治愈31例“非典”患者而受到北京市委、市政府、统战部的表彰。

第十三代德坤瑶医在治愈部分艾滋病患者后,广西卫生厅专门为瑶医治疗艾滋病专项立题,采 用瑶医药防治艾滋病,一旦研究成功,对民族、对人类将产生巨大贡献。至此,擅治四大重症恶病——肿瘤、狼疮、艾滋病、“非典”的覃氏德坤瑶医以突出的医疗成就,涉足于世界性医疗的禁区扬千年瑶医文化,树百年家族品牌,攀上中华少数民族医药的颠峰。

猜你喜欢

  • 金匮肾气丸治肺心病心衰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张某,男,72岁。1987年12月13日初诊。患者有咳喘病史40余年,近8年来咳嗽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面部及下肢浮肿,下肢浮肿为甚,按之没指,兼有心悸发憋。刻诊:气息短促,呼多吸少,面色晦黯,唇

  • 宣达渗利止吐泻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王某,男,13岁。2007年8月29日初诊,自入秋以来即感胃脘不适,时有吐泻,继之病情加重,现水浆入口即吐,米粒难进。口渴而喜饮,但愈饮愈渴,昼夜嗜睡,脉沉濡,舌红,苔白。此乃暑湿内蕴,胃阳不振,脾气也伤,

  • 避瘟用温初探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唐代大医孙思邈继承了历代医家对温疫的预防经验和诊治思想,提出了“瘴疠”、“温风”、”毒气”等病因,肯定了“毒”是传染病的主要病原,治疗上突出清热解毒。但提到避瘟时却倡用温药。避瘟为防病,“凡能依时摄生者,可居

  • 健脾清肠汤治习惯性便秘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生白术60克,麦冬30克,生地黄18克,炒枳实30克,柴胡30克,元参18克,厚朴30克,熟大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治疗习惯性便秘之专用经验方。石氏认为人体气机升降出

  • 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心肌梗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常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是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