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三种日本古代按摩名著述要

三种日本古代按摩名著述要

摘要:本文提要介绍了三部日本古代按摩名著。1.《导引口诀钞》,宫胁仲策著,此书记述了养生按摩,藕丝、分肉触结等操作手法,其中所载小儿按摩法,与中国小儿推拿不同,颇具特色。2.《按摩手引》,藤林良伯著,此书将按摩手法体系化,记载了许多技巧性手法和详细的按摩步骤。3.《按腹图解》,太田晋斋著,此书介绍“导引(按摩)三术”,其分体位叙述手法的著书体例在中国小儿推拿古籍中相当罕见。

中国按摩与导引疗法传入日本已经有1800年的历史。[1]在这1800年的历史长河中,日本古今的按摩医家们在全盘继承中国的按摩导引疗法的基础上,顺应日本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和气候环境,以东洋医学和汉方医学的理论为治疗方针,总结出了一套颇具特色的日本按摩疗法,在世界的手法医学(manual medicine)之中极有声誉。

笔者曾以日本京都大学电子图书馆富士川文库的《元京都帝国大学富士川本目录》(http://ddb.libnet.kulib.kyoto-u.ac.jp/)和国立新国文学研究资料馆数据库(http://kasumi.nijl.ac.jp)所存的资料为来源,就现存于日本的古代按摩医著进行了调查。在调查整理之余,时常为日本现存成人按摩古籍之丰而惊叹不已。

众所周知,中国现存按摩推拿古籍不下数十种,可是成人按摩推拿古籍者实属凤毛麟角。比如《按摩经》(现存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此外,根据全国中医高等院校5版教材《推拿学》所记载的成人推拿手法而言,追其流派历史也只能上溯到150年以前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年)的太医李鉴臣祖师而已,[2]而且,所传手法也多是言传身教,一脉相承,并未查见刊行的文献资料。

在这个意义上,保存良好的日本古代按摩古籍就显得弥足珍贵。这些按摩著作不仅为我们现今正着手准备进行的古代日本按摩著作的汉译与注释的整理工作,以及日中两国手法医学史的比较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多的线索,还为我们借鉴日本按摩古籍中记载的成人按摩手法,对以前或许存在于中国按摩推拿疗法中的成人手法的研究开辟了一条途径。

现将3部被日本按摩界视为名著的按摩古籍[3、4]的学术要点阐述如下。

《导引口诀钞》[5]分上下二卷,卷上未署题名,卷下题曰诸病。著者宫胁仲策,号益寿轩养阳子,成书于正德三年(1713年)癸巳九月谷日。中刊本(约18cm×22cm)。

1986年,东京谷口书店影印出版了由大黑贞胜于昭和十六年(1941年)根据正德三年版本编著的本书。除此书之外,宫胁仲策的著作还有:《古今导引集》、《针治口诀钞》。

此书首述养生按摩,再叙藕丝(指经络中的孙络)、分肉解结等触诊为主的手法和胸腹部的操作手法,并根据人体部位细分颈肩腕部、喉咙部、胸腹胁部、胃腑的操作手法,又载骨(玉子骨、腰骨、脊骨、髋骨、横骨)和关节的运动法以及足的操作手法,对中风、伤寒、食伤、疟痢、痰、喘息、劳咳、水肿、胀满、积聚、痞、疝气、淋病、大小便闭、膈噎不食、头痛、眩晕、鹤膝风、踸跛、手足不屈伸、无脉、不寝、动悸、肿物、骨节痛、眼、耳、齿、疳惊、龟胸、龟背、命门之病的治法叙说颇详。强调以经络学说为根本,治胃以治脾,治肝愈胆腑等表里同治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所载小儿按摩法,与中国小儿推拿大为不同,并不使用我们熟知的小儿推拿的特定穴,而是使用了一般的经穴;也并没有使用复合的小儿推拿手法,并主张“小儿常按摩,诸病不生,虚证变实证,食气顺,精神增,色好肌厚,一月内验,如此保养能成逾百岁之人。”[5]是书还记载了小儿按摩手法的常规操作顺序,从足部开始操作,到头部结束收功,很有特色。书中所介绍的小儿按摩方法似乎并未有受到中国小儿推拿的影响。

《按摩手引》[6]副标题为《按腹针术》。全一卷。著者为京都伏见的藤林良伯。成书年代为宽政十一年(1799年)。有中刊本和小刊本两种。此书由橘春晖于宽政十一年己未孟冬作序,藤林良伯自作附言。

1976年《医道之日本》社根据大阪心斋桥安土町的“河内屋书肆(书店)”的店主河内和助所藏的天保六年(1835年)的补刻本将本书复刻重印。并由增永静人作“《按摩手引》解说”的序文。

橘春晖,号归一堂主人,他为《按摩手引》作序曰:“在昔蒙庄鸿烈之书,皆以熊经鸟伸为延年之术。降至三国,华元化亦有五禽戏以养生以除疾。后世称按摩者,盖其遗意也。而今之业此术者,非聋则瞽,皆破产失家之徒,不能糊口农商,急求钱之所为,何遑讲其学,只谈怪说淫,求容于富家子弟,无复其手法如何矣。于是延年除疾之事邈焉,似不相关,医家乃不具之治疗一法,目以为游戏贱术。伏水藤林生亦治之者也。深叹其术之违古意,遍搜诸家,考正经络,辨明脏腑,一按不苟下,一摩无妄触,专攻不休。其术之熟,按痞则痞通,摩块则块销,奏功之著几不让汤液,其名大噪一乡。人或劝录其法以传乎世,生曰:吾无奇法,何录何传?不果。今岁复有书肆之请,生不能辞。务除奇谲,一从平正,集录遂成一书,名曰按摩手引,以付剞劂。自今,此后世之业按摩者由是法而学焉,则延年除疾之效岂可不期乎?余之所以美此举也。宽政十一年己未孟冬,橘春晖撰。”

于上可知,当时居住京都的藤林良伯感叹于流行在街巷间的所谓的按摩师们根本不懂医学理论,便立志“考正经络,辨明脏腑”,将熟稔的按摩秘术公于世人,著就斯书。

此书的重要贡献首先在于将按摩手法进行了体系化,并记载以曲手为代表的许多以技巧性动作为主的手法,还记有详细的按摩稽古(日语中意指练习)步骤。

曲手为特殊的日本按摩手法,共有①车手②挫手③突手④横手(鸣手术)⑤柳手⑥头曲手⑦耳钟曲手⑧袋打术等8种。中国推拿的(扌衮)法与其中的横手和车手非常相似。日本古法按摩手法的具体介绍以及与中国推拿手法之比较容另文发表。

其次,著者为了让文化程度不高的庶民也能掌握按摩之术,采用简易解说,图文并茂之法。此书附图97幅,与按摩有关的有85幅,在图的余白部分注有关于手法操作的解释。可谓匠心独具,周到详全。这种为读者而想的编辑宗旨,于今人还是很有启迪的。

书中叙及了补泻和按摩概念,“按即抑止,泻术之理;摩即抚拂,补术之意。”这个概念至今还为各种日本按摩著作和教科书所引用。

《按腹图解》[7]不分卷。著者为居住在大阪的太田晋斋(字武经)。成书年代为文政十年(1828年)。存有中刊本和大刊本两种。

如前所述,1986年,东京谷口书店影印出版了由大黑贞胜于昭和十六年(1941年)根据正德三年的版本编著的《导引口诀钞》,书末附有太田晋斋的《按腹图解》。大黑贞胜在自编的《疗术丛书》中把《按腹图解》作为第一篇。

《按腹图解》将秘不外传的家传之法“导引(按摩)三术”公示于世人。书中曰:“家法导引之术有三:一曰解释术,二曰利关术,三曰调摩术。解释术即是用指头如图示作横向弹拨之事。如女子用指头轻弹三弦之状。利关术即是屈伸转换大小关节,使之敏捷便利。调摩术即是行解释、利关之后,于其部不重不轻、不疾不迟、循肉理作调摩循抚数回。”

此书先述家法导引三术,继则详述伏人(伏卧位)疗术法、仰人(仰卧位)疗术法、侧人(侧卧位)疗术法。像这种分体位叙述手法的著书体例在中国小儿推拿古籍中还是相当罕见的。然后详细地介绍了家法按腹十三法、小儿按腹法、孕妇按腹法、乳汁不出疗法。一般来说,孕妇的腹部不能推拿,这在现代中国推拿疗法中是常识,可是在此书中却大力主张“妊娠四五月后,常按腹以调理腹中,温养腰脚”,于今人也感有新意。最后叙述了堪称为自我按摩法的“自行按腹法”。

参考文献

[1] 教科书执笔小委员会.按摩マツサ一ジ指压理论(改订新版)[M].东京:医道の日本社,1988.

[2] 俞大方主编.推拿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3] 柳谷素灵.图解あんま术[M].东京:医道の日本社,1950.

[4] 芹泽胜助.按摩·マツサ一ジの理论と実技[M].第3版,东京:医齒薬出版株式会社,1989.

[5] 宫胁仲策著,大黑贞胜编.导引口诀钞[M].东京:谷口书店,1986.

[6] 藤林良伯.按摩手引.天保六年初版(河内屋和助藏版),昭和六十二年(1987)复刻第2版。东京:医道の日本社,1987.

[7] 太田晋斋.按腹图解[M].东京:医道の日本社,1977.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赵毅副教授曾对本文提出宝贵意见,特致谢忱!)

日本推拿医学专门学院(大阪,556-0011) 李 强

猜你喜欢

  • 紫苏怎么吃比较好呢?

    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那就是民以食为天,无论是我们处在什么恶劣的生活条件之下,只要有食物和水我们都是能够顽强生活的,现在人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所以渐渐的对身体的健康和营养均衡开始重视了起来,大多数的朋友都喜欢吃蔬菜,比如紫苏,那么到底紫苏怎

  • 紫苏治盆腔炎有效果吗?

    妇科疾病的出现,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是非常大的困扰,现在妇科疾病的种类也是比较多的,盆腔炎就是其中一种高发的疾病,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治疗的话,很有可能对于女性的生育造成影响;现在有很多药材有治疗盆腔炎的效果,对于紫苏这种植物,我们应该都见过吧,那

  • 怀孕的孕妇能吃羌活吗?

    在怀孕之后,一般孕妇的体质都会改变,而且性格和口味等等都会受到影响,这时候家属就需要多注意孕妇的情绪变化了,而且还要对孕妇的饮食格外的注意,并不是怀孕之后就需要大补的,如果我们随便给孕妇使用中药材的话,很有可能会对孕妇肚子里面的胎儿造成伤害

  • 羌活的食疗作用和食用方法

    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根茎及根。主产于四川、甘肃及云南等地。多于初春及秋季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干燥,切厚片。羌活根茎为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状,长4至13厘米,直径0.6至2.5厘米。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外皮脱落处呈黄色。了间短缩,呈紧

  • 马尾连黄连的区别有哪些?

    马尾连与黄连都是常见的中药材,它们性苦寒,有很好的清热燥湿解毒功效,对于湿热火毒诸证可以相互代用,但是,马尾连与黄连也有所区别,那么,马尾连黄连的区别有哪些叱?下面我们具体的看一下马尾连黄连的区别有哪些。【马尾连与黄连的区别】一、马尾连马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