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临床研究发现通心络心血管保护作用机制

临床研究发现通心络心血管保护作用机制

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民航广州医院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中药复方制剂通心络胶囊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并认为这是其保护心血管,改善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的作用机制。

炎症反应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相互黏附、聚集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发生的起始环节,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是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裂解产物,可在血液中被检出。通心络胶囊由人参、水蛭、土鳖虫、全蝎、蜈蚣、蝉蜕、赤芍和冰片等纯中药制成,具有补气、活血、化瘀和镇痛等功效。研究人员收集最近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住院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并发症和心功能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通心络胶囊组和对照组均按心绞痛治疗原则进行常规治疗,通心络胶囊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天3次。

通过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发现,通心络胶囊组治疗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通心络胶囊组治疗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降低更明显(均为P<0.05)。通心络胶囊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通心络胶囊组治疗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降低更明显(P<0.05),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升高更明显(P<0.05)。临床表现改善情况可以看出,通心络胶囊组治疗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减少80%以上)12例,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或硝酸甘油用量减少50%~80%)28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9%;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8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6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心络胶囊组有两例出现轻微恶心,可自行缓解;其余患者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 神奇的木芙蓉叶功效与作用

    芙蓉是一个寓意十分古典雅致的词汇,常常在女性的名字中见到,寓意美好,那么木芙蓉叶你知道吗?木芙蓉叶多卷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状心形,3~7浅裂,裂片三角形,上表面暗黄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叶脉7~11条,两面突起,气微,味微辛,含黄酮甙

  • 木芙蓉叶提取物是什么?

    众多的花草可能表面看起来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只适合插在花瓶上供人观赏,然而随着知识社会的进一步深入,技术的发展,花草内部的元素很多时候也被当成是一种药剂,木芙蓉叶,是一种干燥叶片,有叶柄,粗约0.3厘米,黄褐色;叶片大形,常折叠,叶面灰绿色

  • 蛇胆怎么吃更有营养价值

    人们嗜爱于世间之物给予我们的优待,虽然这些优待是天生的,但如若我们不加处理直接享用,有时却会出现暴殄天物的错误,蛇胆,是蛇体内贮存胆汁的胆囊,蛇胆性凉,味苦微甘;具有祛风除湿、清凉明目、解毒去痱的功效;可调补人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

  • 乌蛇胆的功效与作用

    乌蛇胆,是乌蛇体内贮存胆汁的胆囊。所有的蛇胆都可入药,特别是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眼镜王蛇、五步蛇、蝮蛇的胆,更是入药的宝贵原料。那么,乌蛇胆的功效与作用具体有哪些呢?01祛风除湿、清凉明目乌蛇胆性凉,味苦微甘;具有祛风除湿、清凉明目、解

  • 青葙子的功效与作用

    青葙这个名字不为人所熟悉,大多数并不知道它就是野鸡冠花、狗尾花。青葙子为苋科植物青箱的干燥成熟种子,能清热泻火,明目退翳。 那么,青葙子的功效与作用具体有哪些呢?01治头痛青葙子可用于治疗风热头痛、血压偏高等,可与夏枯草、菊花、桑叶等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