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欲求长生不老,清心寡欲是法宝

欲求长生不老,清心寡欲是法宝

来春茂,男,汉族,生于1915年2月。系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来老养生注重养性修身,提出养生一要“戒郁”,二要“安心”,三要“耐性”。把佛教的“三戒”作为做人的规范。来老平时爱唱京戏,常操琴自唱,怡然自得。来老年近九旬,患原发性高血压已20余年,经练气功、服中药已控制正常,至今身体尚健。

我的日常生活很有规律,坚持做到早睡早起,每天睡眠6至7小时,从不午睡。每早5时起床即解大便,洗漱毕,练气功、打太极拳约1小时。每晚9至10时入睡,很少失眠,偶尔失眠也不紧张,想些愉快的往事,自然就睡着了。我的食量很好,以吃饱为止,没仃特殊嗜好,也不挑食,喜吃蔬菜。70岁以后,食量有所节制,每餐二两,晚餐吃得少些,长年如此。经常吃苦荞面粉(生粉做成饼,蒸熟蘸蜂蜜吃;或生粉炒香后调成糊状吃,不论咸甜均可。我从不吸烟,不饮洒,喜饮云南绿茶,特别是粗加工的大叶子茶,茶水较浓,每日换2次茶叶,饮5磅开水,已有50多年的习惯。

我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论为指南,预防感冒等疾病。每于气候交替时服几剂玉屏风散,以预防感冒发生。经常食用苦荞而以预防肠炎。我常间断口含云南三七,每次1~5克,待含软嚼碎吞下,每月2~3次,可畅血脉、强身体。注重保肾固精。保肾固精的关键在于节制房事,房事要双方和谐,以身不疲倦、头不昏沉、精力充沛为度。

我认为养身重在养性修身,《医学入门》云:“医家既知修德,又当爱惜自己精神,医之难者,难于此也。”我喜欢的养生方法一是“戒邯”,即《丹溪心法》所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之病,多生于郁。”我在平时遇有不顺心之事时,常唱几段京戏,心情就比较舒畅了。二是“安心”,东坡诗云“安心是药更无方”。“文革”期间,我住“牛棚”,只要心安,也并不感到多大痛苦。三是要有“耐性”,正如《老老恒言·戒怒》所说:“老年肝血渐衰,未免性生急躁,旁人不及应,每至急躁益甚,究无济于事也。当以一‘耐’字处之。百凡自然就理,气血既不妄动,神色亦觉和平,可养牛兼养性。”发怒像一只蟹人的蜂,在伤害人的同时也把自己的生命赔进去了,得到的回报倍于你所伤者。

我把佛教的“三戒”作为做人的规范,一戒“贪”,小食非分利禄;二成“憎”,不嫉妒别人,仁爱是生命的源泉,给人一份爱心,自己将增添十分生机;三戒“痴”,小痴心妄想,不热衷名利,心情舒畅,便能健康长寿。

我的养生经验就是:童稚之时,脏腑娇嫩,重在调寒暖、适饥饱;少之时,血气未定,重在戒色;半年之下,精力充沛、血气盛,重在戒逞强好斗;老年之时,血气渐衰,重在成急躁、练耐性。应以仁爱之心对人,豁达开朗,笑口常开,生病时注意休息好,健康时运动莫忘了。如此必获健康长寿。

(编辑舒晓奋)摘自《家庭中医药》文/来春茂

猜你喜欢

  • 胃息肉与肠息肉常见于哪些人群?中医教你如何预防

    那么现在这种息肉的病人特别多啊,比方说常见的胃息肉,肠息肉,还有胆囊息肉。其实息肉呢就是身体上多长出了一块肉,多出来这块肉啊,有一些是有癌变风险的,所以呢,对于一些腺瘤型的,尤其要引起大家的注意。那么今天跟大家说一下呢,尤其是哪一类人更容易

  • 三伏天腿还感觉发凉?中医教你调理

    大家好,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这个日子,那么有患者来看诊的时候总是说他是到这个时候还是特别感觉这个脚凉啊,腿凉,特别怕冷,那么今天跟大家再讲一讲,建议大家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从中医来说呢,中医说脾主肌肉,肝主筋,那么肾呢主通一

  • 萎缩性胃炎为什么越来越好治了,中医来跟大家说说大实话!

    萎缩性胃炎其实没有那么严重,也不需要那么多担心。之前说过就是萎缩性胃炎,我们把你监测十年, 20年, 30年,你也没有癌变,也不会癌变,在这个过程当中,除了监测呢,身体出现异常症状的时候进行一些调理,那么再一个就是饮食生活方式要做一些共同的

  • 胃息肉就是癌前病变吗?应该怎么调理

    在临床跟患者交流的时候吧,有时候有一些误区,比方说就感觉胃息肉就是癌前病变,一定要把它切掉。其实跟大家说一下,在临床上85%到90%的都属于胃底这个腺体息肉,那么这类胃息肉胃癌的几率是非常低的。那么所谓的胃息肉啊,一般来说是发生在胃壁里面的

  • 萎缩性胃炎中医能调理好吗?

    怎么才能够控制萎缩性胃炎不进一步发展,那么这个话题其实是一个很久远的一个话题,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吧,整个医学啊都在研究这个萎缩性胃炎啊,因为当时发现这个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癌变率,当时的研究方法呢也比较简单,由于萎缩性胃炎当时认为就是缺少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