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方剂的常和变

方剂的常和变

方剂的常和变

常和变是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常”是事物的普遍规律,“变”是事物的特殊规律,普遍规律常寓于特殊规律之中。因此,不知常就谈不上变。

以方剂来说,如果不知道方剂组成的常规法则,又怎能谈得上变呢?我曾在《中医学概论》和《中医杂志》发表的“论方剂的组成和变化”一文中谈过,由两味药以上组成的方剂,都离不开君、臣、佐、使的原则,这不仅是方剂组成的一种形式,主要在于方剂经过严密的配伍以后,能使所用的药物更加妥当、细致、切合病情,消除和防止有害于人体的不良反应。几千年来,中医的方剂,不论古方和今方,无不遵循这个原则。否则,就叫做有药无方,便失却了方剂的本义。

但是,方剂的组成,固然需要一定的法则,而这个法则,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临证时还需随着病人的病情变化,体质强弱,年龄差异以及方土习惯的不同而灵活运用。例如:小承气汤的组成药物和用量(按古代度量衡)是大黄四两、厚朴三两、权实三枚。它的适应证是邪热内结,出现便硬、潮热、谵语、脉滑而疾,故以大黄为君,清热攻积;厚朴、枳实为臣佐,则胃家的实热,才能随下而解。如果腹部满痛,大便秘结,是由于气机闭塞所致,则非加倍重用厚朴为君,枳实、大黄为臣佐,以疏理气机,则不能奏效,故改名为厚朴三物汤,这就是方剂在组成法则和用量上的变化。如果小承气汤加人羌活,则名三化汤,适用于类中风、体质壮实,二便不通的患者,这里又体现出方剂在药味上的变化。

此外,尚有数方相合的变化,如清瘟败毒饮就是在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三方的基础上加减变化而来。还有些方剂,药味的组成虽然相同,但由于剂型的改变,其作用也就有了缓急的区别。如枳术汤因其消水散痞作用较快,故适用于小儿水饮蓄积的痞证。如制成枳术丸剂,则作用较缓,宜用于小儿脾胃虚弱所引起的食滞不化之证。

猜你喜欢

  • 月经提前是什么原因

    正常的月经周期是28天,如果月经提前了一周以上,这就叫做月经先期,月经先期呢,一般情况下也也主要由血热或者是血虚造成的。血热,主要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呢就是湿热,一种是虚热。实热主要就是有一些上火的表现,比如说便秘啊,口干舌燥,面部长疮啊之

  • 长期熬夜会造成什么影响

    熬夜对血管的损伤是特别大的,一般来说,我们11点到3点应该是在深睡眠的状态,这时候我们的血应该归于肝经了,可是如果你这时候还在熬夜,我们的血是在大脑的工作状态下,肝血相对就少了,这时候其实会出现两个很严重的问题。一个是滋养少了,我们要知道血

  • 天王补心丹-安神定志

    天王补心丹是一个著名的安神的方子,补益心脾,安神定志,睡不好觉的人又心脾两虚,吃点天王补心丹。补心丹用柏枣仁,二冬生地当归身,三参桔梗朱砂味,茯苓远志安心神,你看这个方子最后落在一句话,叫安心神,就是治疗心神不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叫天王

  • 千金藤素的作用与功效

    千金藤又名忍冬藤、鸡屎藤、公老鼠藤、野桃草、爆竹消、朝天药膏、合钹草、金丝荷叶、天膏药。藤本植物,无块根。卵形叶子,下面被白粉,盾状着生。夏秋开花,雌雄异株,伞形花序,再排列成复伞形聚伞花序腋生。朱红色球形核果。分布于江苏、江西、福建、浙江

  • 肝火旺会出现什么症状,肝火旺怎么调理

    其实脾气暴躁,打嗝反酸,口气重,大便干燥秘结,平时喜欢吃凉的东西,这种情况多数是肝胃郁热。首先肝郁,肝气郁结化火,肝火旺的人脾气暴躁爱发脾气,而且肝在味为酸,打出来的嗝有热,腐,酸,馊的味道。另外胃火,胃火旺的人口气也重,饭量大,吃完饭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