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医治疗老年人感冒有哪些用药特点?

中医治疗老年人感冒有哪些用药特点?

老年人俗有“老小孩”之浑名,这不单说明老年人在其性格某些方面有类似小儿之处,还说明其脏腑功能低下,也和小儿一样易虚易实、易生寒热。

治疗老年人感冒用药应注意以下几点:

(1)调理脾胃:因为人至衰老,肾精先枯,累及各个脏腑,这时就要靠脾胃运化、吸收饮食的营养物质来供养全身,培补元气,以祛病延年。因而用药时需顾及脾胃,伤胃碍胃之药要慎用,并应辅以健脾开胃之品。苦寒之品易伤脾胃,药如龙胆草、黄等、黄柏、桅子等。滋腻之味妨碍消化,药如熟地、阿胶等。健脾开胃药有党参、白术、木香、砂仁、焦三仙等。

(2)注重补益: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认为,凡人40岁以下,体质一般比较健壮,“有病可服泻药,不甚须服补药”。40岁以上,体质渐渐趋衰,则“不可服泻药,须服补药”。50岁以上,肾气大衰,脏腑功能减退,虚损性疾病蜂起,宜“四时勿缺补药”‘补益方法之所以对老人有效是因为它可以振奋脏腑功能,改善全身的虚弱状况,正胜邪去,感冒自愈。具体用药还要根据阴阳气血辨证给药,气虚用黄蔑、党参,血虚给当归、生地,阴虚予沙参、麦冬,阳虚加附片、桂枝等。

(3)药量宜小:这是因为老年人气血不足,脏腑虚薄,年逾70岁以后,一般只能载三、五分药。若剂量过大,投药过猛,极易损人,反而增病,甚至产生“虚不受补”“越攻越实”的现象。感冒时,用发汗药一般不超过9克,而用补气温阳的黄蔑、附子等,则较常量稍大一点也无碍。

猜你喜欢

  • 中医说的春捂秋冻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我们常讲啊,春捂秋冻,就是春天要多穿点衣服,秋天要凉一点。其实呢,也不完全。过去咱们说呢,秋冻,指的是可以少穿一点,然后为了让身体逐渐适应秋冬的这个寒冷的季节,但是有些部位大家还是要保护好,因为秋天的节气,主要是以凉燥为主,那凉呢,

  • 想知道自己哪里虚,赶快自查一下!

    第一啊,我们就是说常见的是气虚,气虚是什么呢?气呢,是推动人体活动的一种物质,就像我们看到这个火车一样,蒸汽火车它的气少了,它活动就差了,跑不起来了。那人也一样,人的气少了,气虚了,那首先表现的就是乏力,不爱动弹,倦怠,干什么都没精神,想使

  • 头汗多,一吃饭满头大汗,怎么回事?

    我们一般来讲呢,稍微活动之后吃点饭浑身大汗,什么问题呢?往往气虚造成的。这个卫气有固涩汗孔的作用。所以当气虚的时候,固涩不了,稍微活动一下汗就出来了。像更年期那个出汗是潮热发热,上来的快,下去的快。那么还有的呢是晚上睡睡觉,枕头湿了就是盗汗

  • 湿气重不用怕,五味中药健脾祛湿

    那我们看一下第一个,陈皮。陈皮首先呢它有行气健脾和胃的功效,同时呢稍微有点利湿的作用,它和半夏合起来还能够去痰。然后茯苓,茯苓这个药呢健脾,利湿兼固。但是呢在这里面呢利湿的作用更强一点,健脾的作用也有。同时呢还有一定安神的作用。白术,补气健

  • 心绞痛,应该如何辨别?避开三点不发作。

    大家好,心绞痛呢是我们中老年人常发的几个症状。那么心绞痛是怎么出现的呢?我们讲这个心脏,就像我们这个拳头一样,上面有一条血管叫做冠状动脉。那么当这个冠状动脉它的血流不畅的时候,心脏的这个肌肉血就不够了,叫心肌缺血。缺血之后呢,还在跳啊,就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