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饮食调理预防痛风

饮食调理预防痛风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现代人的饮食结构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使得许多“富贵病”发病率持续上升,痛风就是常见的一种。在中国古代,痛风被认为是“王者之疾”,是在达官贵人当中高发的一种疾病,如元太祖忽必烈晚年就饱受痛风的折磨。而在西方,痛风同样被称为是“富人的疾病”,被认为是一种饮酒和进食无节制导致的顽症。尽管这样的看法对于痛风的病因过于简化了,但是暴饮暴食确实是诱发痛风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现在痛风已经进入寻常人的生活,不再是贵族的专利了。痛风多发生于中老年,其中男性在三四十岁时就可能发生痛风,而女性往往要到绝经以后。预防痛风,主要从生活习惯和饮食着手。由于肥胖和高血脂会阻碍身体内尿酸的代谢排泄,所以肥胖者要注意控制体重和血脂含量,但是减肥需要循序渐进。此外,身体缺水会促进尿酸的结晶,因此,日常生活中每天必须保证六到八杯的饮水量,而且充足的饮水也能够促进尿酸的排泄。最后我们须从源头抓起,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取。通常高蛋白的食物往往伴随着高嘌呤含量,常见的高嘌呤食物有动物内脏、骨髓、鱼虾、蛤、蟹、肉类、蘑菇、菠菜、芦笋、酵母等,而大多数蔬菜、水果、牛奶、鸡蛋等则嘌呤含量较低,可以放心食用。为保证蛋白质的充足供应,痛风患者可根据每天0.8g蛋白质/每千克体重来进食,以牛奶、鸡蛋为主,如果要食用肉类则应避免食用肉汤。酒类能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引起血液尿酸增高,因此应禁酒或少饮酒,而且进食高嘌呤食物同时大量饮酒更是不良的饮食习惯。我们的饮食习惯中有两点需特别引起注意,其一是啤酒是高嘌呤含量食物,所以有痛风家族史或已经有痛风的人要避免大量饮用,其二是我们平日喜食的火锅的汤中因反复煮各种食物,嘌呤含量极高,要避免食用。

由于痛风患者多是老年人,这里有必要提及市面上两种极易诱发痛风的保健品。一是螺旋藻类制剂,另一类是核酸类制剂。螺旋藻是单细胞生物,核酸含量非常高,而嘌呤正是核酸的组成部分。第二类核酸制剂,则更加危险,因为其是纯核酸制剂,如果被人体吸收,代谢后会产生大量尿酸累积于血液中直接诱发痛风的发生,甚至损伤肾脏。事实上,老年朋友只要平日的饮食合理均衡,这些保健品根本不需要使用。

猜你喜欢

  • 养神补心安眠类对药

    现代名医施金墨先生从医60多年,博览医籍。他在古今中外都在寻找。他学习严谨,医理透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善用对药。现总结施老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辨证施治分九法。施老将临床上看到的失眠分为四种情况:睡眠不能;睡眠时间短,醒来

  • 肝胆同治,重点是疏肝

    胆石症是一种由胆汁沉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或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它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和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国胆石症的自然人口发病率约为7.8%。据报道,胆结石与胆癌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胆结石数量的增加,胆结石的风险也在增

  • 复元活血汤

    组成 柴胡10克,瓜蒌根12克,当归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炮)10克,大黄(酒浸)3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0克。功效 活血祛瘀,通络散结。主治 跌仆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亦可用治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

  • 论中医之肾

    肾脏之识众所周知,中医学的脏腑并非一个单纯的解剖学概念,而是一个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相关概念也因而呈现虚实相兼、过于抽象,且只有放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下才能准确理解。在脏腑学说中,肾具有四个功能:一是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二是主水;三是主纳

  • 《伤寒论》一方二法初探

    每次整理胡希恕先生的遗作及学习《伤寒论》原文,总有不同的收获。而今整理其注解《伤寒论》的原文时,引起笔者深思的是论中的“一方二法”。此四字是方后注解,既往对此一读而过,未引为重视。但近几年常思考六经类证、方证的六经归类,对不少方证难以认定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