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为什么春天要注意防“风”

为什么春天要注意防“风”

春天要注意防“风”,先了解一下风对人体的影响。气流即是风。一般认为在气温>18℃时,室内微小气流(0.1~0.2米/秒)对穿衣服者的体温调节不起作用,气流从0.5米/秒起开始影响人的体温调节和主观感觉。低气温时,气流能加强热的传导和对流,促使身体热量散失增快。当气温在36℃以上,气流使人体皮肤温度上升,并使汗液大量丧失,致使体温调节发生障碍。气流还能影响人的神经精神活动。

春天气候多变,寒暖无常。民间谚语:“春天天气孩儿脸,一天能够变三变。”说的是一天中天气会有急剧变化,人们常说春二三月“神鬼天”,有时早晨旭日东升,春风送暖,中午或许阳光暴晒,气温骤升,但傍晚可能寒流突至,冷气逼人而易受寒。

所以早春宜保暖,衣服宜渐减,不可顿减,防天气突变受寒。明代医家汪绮石说:“春防风,又防寒。”感受风寒,寒则伤肺,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诱发伤风、流感、急性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春天风寒入骨诱发关节炎、手脚关节酸痛。唐代医家孙思邈说:“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不消,头痛。”人们必须要随着天时变化增减衣着,有预防疾病的科学道理。

猜你喜欢

  • 新生儿硬化病中医诊疗技术

    新生儿硬化病系新生儿指以皮肤皮下脂肪组织硬化、水肿为特点,同时伴有体温不升,反应低下,拒乳,以及全身各系统功能低下或受到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是新生儿期特有的一种严重疾病。病因主要与寒冷、感染、窒息,早产等多种病理因素有关。本病多发生于寒冷的冬

  • 鹿茸益胃散治疗消化性溃疡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炙黄芪20克,茯苓20克,木香15克,槟榔15克,干姜9克,焦白术20克,当归25克,砂仁18克,石斛20克,黄连9克,炙甘草9克,党参20克,炒杜仲15克,苏梗15克,青蒿15克,鹿茸9克,山药25克,

  • 急性脊髓炎中医适宜技术

    急性脊髓炎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脊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并以胸髓最易受侵。本病有三大临床特点:病损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

  • 温中降逆治干呕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刘某,女,32岁。2009年7月9日初诊。半月来,经常恶心,吐涎沫,经医院诊断为神经性呕吐,服中西药未果。观其精神萎顿,面黄,就诊中干呕连连。舌淡,苔白,六脉沉细。治以温中和胃,降逆止呕。立方半夏干姜散:半夏10克

  • 详医嘱 服法当——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6)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备,“开路药”已服,脾胃功能得调,即可服用膏方。服膏调养当要遵医服用,如果医嘱不详、服法不当,膏方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服用膏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服膏季节 一般来说,服用膏方多在冬至即“一九”开始,至“九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