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健脾化瘀中药可提高PU愈合质量

健脾化瘀中药可提高PU愈合质量

河北省中医院日前完成的一项河北省教育厅资助课题显示,健脾化瘀中药可能是通过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介导来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增生,抑制胃酸,改善胃黏膜微循环,从而提高消化性溃疡(PU)愈合质量,发挥抗溃疡作用。

据科研人员介绍,他们采用乙酸注射至大鼠胃浆膜下形成胃溃疡模型,然后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灌服生理盐水、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雷尼替丁组灌服雷尼替丁、中药组灌服健脾化瘀中药(党参30克、沙参30克、当归9克、川芎9克、白芍20克、茯苓12克、白术9克、柴胡12克、黄芩9克、黄连6克、枳实12克、丹参20克、蒲公英20克、元胡12克、三七粉3克、炙甘草9克)。用HE染色法对大鼠愈合性胃溃疡再生黏膜进行定量观察,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血清及胃黏膜的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GFR蛋白表达。

研究人员发现,中药组胃黏膜肌层缺损宽度小于模型组及雷尼替丁组(P<0.05或P<0.01);雷尼替丁组胃黏膜肌层缺损宽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中药组大鼠再生胃黏膜厚度大于模型组及雷尼替丁组(P<0.05或P<0.01)。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EGF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雷尼替丁组、中药组胃黏膜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雷尼替丁组、中药组含量均明显增高(P<0.01);雷尼替丁组与中药组比较,EGF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各组大鼠血清EGF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雷尼替丁组和中药组血清EGF均增高(P<0.05或P<0.05),且中药组高于模型组(P<0.05);与雷尼替丁组比较,中药组虽有增加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各组大鼠胃黏膜EGFR表达结果显示,空白组大鼠胃黏膜EGFR表达分布在胃腺颈部、基底部,以弱阳性为主,定位于胃黏膜的壁细胞、颈黏液细胞的胞浆及胞膜,但以后者为主。其余各组观察距溃疡边缘2毫米范围内,黏膜层EGFR表达增强。模型组、雷尼替丁组和中药组EGFR表达强于空白组,中药组比模型组黏膜层EGFR蛋白表达更强。各组大鼠胃黏膜EGFR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雷尼替丁组和中药组EGFR光密度值及阳性细胞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增加(P<0.05或P<0.01),中药组及雷尼替丁组阳性细胞占总面积的百分比比模型组增加(P<0.05),中药组光密度值又比模型组高(P<0.05)。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药物治疗近期愈合较好,但停药后溃疡年复发率达60%~80%,因此防治PU的复发依然是治疗PU的一大难题。研究人员认为,从实验观察到健脾化瘀中药可明显提高胃溃疡大鼠的血清及胃黏膜组织的EGF含量及胃溃疡边缘上皮细胞表达EGFR,可以推测健脾化瘀中药提高胃溃疡愈合质量可能是由受体介导的;同时表明健脾化瘀中药可通过促进或稳定胃黏膜上皮细胞膜EGFR水平来促进胃溃疡愈合。

猜你喜欢

  • 红豆和赤小豆的区别和功效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会把红豆和赤小豆弄混,其实这两种豆子还是有区别的,无论从外形还是功效上,两者都不太一样。红豆圆而大,常常用作食材,具有化湿补脾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比较实用。而赤小豆扁而小,常用于入药,具有利湿消肿,清热退黄的功效,

  • 罗汉果的功效与作用

    罗汉果大家应该都熟悉,它具有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所以有些人咳嗽,咽痛或者便秘死都习惯用它来泡水喝。但我们要注意,罗汉果味甘性凉,对于脾胃虚寒者并不适合使用,大家一定要记住。

  • 虚胖是指哪里虚

    中医认为,肥胖都是由脾虚所导致的,脾胃虚弱会导致身体水湿运化和排泄能力下降,湿气重便由此而来。而湿气重的人大多偏好重口味,肥腻食物吃多了又反过来造成身体痰湿过重,从而发胖。不仅如此,湿气重还会加重身体运化不畅,体内废物损失无法排出,就容易出

  • 中药和西药能同时服用吗

    每一种药物最好都要错开,不同的西药之间服用的话,有些像解抗的药物,我们就错开服用,错半小时。中药西药之间,我们服用的话,尽量错开个半小时会好一点,以避免发生不良的化学反应。

  • 是药三分毒中药有毒吗

    我们知道中医治病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我们体内的这个营养的偏性,假如这个人是个寒凉的体质,我们用温热的药啊,这是正常对应的。假如寒凉的体质用这个寒凉的药,这个药对身体都是有毒副作用,这个是不能用的。还有下面一句话呢,就是能不能长期服用,如果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