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专家呼吁患者就诊过程中别乱“指导”医生

专家呼吁患者就诊过程中别乱“指导”医生

一些经常跑医院的慢慢摸到些“门道”,就诊过程中开始“指导”起医生来。专家指出,患者的“指导”归纳为三种主要表现:点名要好药、动辄要输液、随便停药,种就医坏习惯应该改一改。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杨莉教授说,明明是一般发烧、咳嗽,只需要普通药就行了,可不少患儿的家长偏要医生开最好的药,有的家长还根据自己看到的广告,点名让医生开药。杨莉说,医生用药是有原则的,肯定首选疗效好、价格低、副作用小的药物,乱用药必然导致产生耐药性。

中大医院最近连续收治了两名高渗性昏迷的患者,一名是由于擅自停药引起的,另一名是盲目相信偏方、乱服草药导致多病突发的糖尿病人。中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孙子林教授说,乱停药、乱服药导致病情变化的病人,临床上十分常见。专家表示,疾病的治疗有严谨而科学的规范,患者不能根据自我感觉自行决定用药的多少,或者随意服用保健品。

江苏省卫生法学会会长孙慕义教授分析指出,患者就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坏习惯和怪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患者滥用了自己的选择权,盲目扩大了就医的自主权。患者和医生应该建立在充分信任、沟通基础上科学选定诊疗方案,如果患者单方面“自作主张”或擅自改治疗计划,只会使应该得到适当技术治疗的病人得不到必要的技术保障,同时也难以达到最理想的疗效,甚至会引发意外。(新华社)

猜你喜欢

  • 对中医治糖尿病并发症研究的思考

    梁晓春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学对糖尿病(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消渴”病名及病因病机的理论首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消渴病的准确定义出自《古今录验方》;辨证论治形成于《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三消分治始于唐宋

  • 乌梅丸治久痢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龚某,男,43岁,2008年2月25日初诊。自述其近半月来节日加餐,杯盘满桌,鸡鸭鱼肉,毫无口福,时常晨起腹痛腹泻,或溏或如水样,泻后稍舒,每日3~5次,病情时轻时重。服用柳氮磺吡啶或黄连素片、庆大霉素片等药

  • 感染性休克中医诊疗技术

    根据病因不同,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达到一定程度造成微循环障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休克多属中医“脱证”范畴。病因病机(1)亡血失津:突然内外出血,如吐血、咯血、便

  • 金匮肾气丸治肺心病心衰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张某,男,72岁。1987年12月13日初诊。患者有咳喘病史40余年,近8年来咳嗽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面部及下肢浮肿,下肢浮肿为甚,按之没指,兼有心悸发憋。刻诊:气息短促,呼多吸少,面色晦黯,唇

  • 宣达渗利止吐泻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王某,男,13岁。2007年8月29日初诊,自入秋以来即感胃脘不适,时有吐泻,继之病情加重,现水浆入口即吐,米粒难进。口渴而喜饮,但愈饮愈渴,昼夜嗜睡,脉沉濡,舌红,苔白。此乃暑湿内蕴,胃阳不振,脾气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