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吸附于患病部位或特定穴位上,并产生温热刺激的一种疗法,治疗的范围广。火罐的种类有竹罐、陶罐、铜罐、玻璃罐和牛角罐等。民间以竹罐最为常用。

竹罐的制法:选内空直径4-7cm的老竹子,锯成10-llcm长的竹筒,一端留节作底,一端作口。削去青皮,将罐口修成厚约2mm左右,打磨光滑,并用姜水煮过,晾干备用。

拔罐方法:根据病情确定拔罐部位,然后选用大小适宜的火罐。罐口涂上特制的药液。将纸片烧燃,待火稍大后投入罐内,即迅速从侧面横扣在应拨罐的部位上,即可吸住。一般经5-10分钟,即可将罐取下。取罐时,一手按压罐口边的皮肤,一手按住罐子,稍向一边倾斜,使罐口进入空气,火罐自然落下。

适应症及取穴如下。(1)感冒:肺俞、风门、印堂、大椎、合谷;(2)头痛:印堂、太阳、大椎;(3)支气管炎:身柱、肺俞;(4)咳嗽:肺俞、云门;(5)哮喘:天宗、肺俞、膻中;(6)胃病:中脘、足三里、内关、脾俞、胃俞;(7)呕吐腹泻:神阙、天枢、气海、关元交脾俞;(8)痢疾:腹痛、天枢、中板、中脘、关元、气海;(9)胁痛:阿是穴;(10)腰痛:肾俞腰俞、腰阳关、次肩髎及阿是穴;(11)肩背痛:大椎、身柱、大杼、肺俞及阿是穴;(12)腰腿痛:肾俞、环跳、风市、委中、阳陵泉、绝骨及阿是穴;(13)腿难屈伸:环跳、委中、肾俞、足三里;(14)手不能举:大杼、肩髃、曲池;(15)上肢痛:肩髃、曲池、外关、合谷、腰俞及阿是穴;(16)下肢痛:环跳、足三里、绝骨及阿是穴;(17)腰背痛:大椎、环跳、肾俞、命门,委中及阿是穴;(18)坐骨神经痛:环跳、委中加臀部及腰部压痛点;(19)上肢麻木、萎缩:腕背及肘外侧;(20)痛经:气海、中极、关元、天枢、肾俞;(21)白带:关元、气海、三明交;(22)产后腹痛:关元、足三星、血海;(23)外伤性腰痛:肾俞、环跳、委中及阿是穴;(24)荨麻疹:曲池、足三里、血海、三明交、合谷。

注意事项:①身体极端枯瘦肌肉失去弹力者;②皮肤有损伤、皮炎或有严重过敏者;③心力衰竭,活动性肺结核,精神病,孕妇,月经期,出血性疾病,急性传染病及年老体弱和小儿患者,肿瘤,瘰疠。不适宜施用本法。

猜你喜欢

  • 左归丸,右归丸到底补什么?千万别用错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讲一讲出自于《景岳全书》的左归丸和右归丸的异同。那么首先我们来看左归丸这首方子主要解决的是真阴亏虚之证,那这首方子是张景岳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化裁而来的,那么因为此时的患者是一个真阴亏虚,六味地黄丸只是解决了肾阴不足之

  • 丢三落四,健忘四种病机导致,中医对症治疗

    那么健忘与生性迟钝,天资不足还是有不同的。历代医家认为健忘与心,脾,肾三脏密切相关,那么形成健忘的病机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跟大家一块儿分享一下健忘常见的几种病机。首先就是我们这儿说的心脾不足了。心脾不足我们常见的就是失眠,健忘,心悸,怔仲,

  • 下肢水肿,水液代谢失常,一方辨证消肿

    首先是肺,我们都知道肺有通调水道,宣发肃降之力,如果肺的通调水道宣发肃降之力降低,就会导致水液代谢功能失常,出现水肿的临床表现,第二个就是我们说的脾,脾有运化水液功能,如果脾的运化功能降低,水湿内停,停于肠中,就会出现腹泻,在这种情况,水湿

  • 五心烦热,盗汗便秘,可能是阴虚火旺

    大家好,那么今天一同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我们来一块儿看。患者男,23岁,自述长期盗汗,大便闭结。在诊疗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到的是患者五心烦热,盗汗的同时面赤心烦,口干口渴,小便黄,大便闭结。舌脉是什么样呢?舌红苔黄,脉细数。从这个临床表现来看

  • 脾虚湿气重,大便不成形,一方健脾祛湿。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一首方剂,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的参苓白术散。这种方子所主治的病症就是中焦脾胃气虚。因运化水液功能降低,水湿内停太严重而出现的脾虚湿盛之泄泻,对于这样的病症,临床表现会有什么?患者所描述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这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