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药煎熬

中药煎熬

中药用法,有内服和外用之分,中医内服治法中最常用的剂型是汤剂。汤剂古称汤液,是将药物饮片加水或酒浸泡后,再煎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制成液体的剂型,主要供内服,特点是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特别是能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症加减,适用于病症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医学源流论》云:“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中药煎法是否适宜,对疗效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中医应用汤剂尚须注意中药煎熬是否得法。

一、煎药用具 可用砂锅、铝锅、瓦罐或搪瓷锅,忌用铁器具和铜器具,因为有些药物与铜、铁一起加热之后,会起化学变化,或降低溶解度,影响药效。煎具的容量宜大些,以利于药物的翻动,并可避免外溢损耗药液。同时应加盖,以防水分蒸发过快,使药物的有效成分不全释放。

二、煎药用水 可用洁净的冷水,如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前人常用流水、泉水、米泔水等。根据药物的特点和疾病的性质,也可用酒或水酒合煎。加水量可视药物、药物质地及煎药时间而定,一般以漫过药面3-5cm为宜。每剂药一般煎2次,滋补药可煎3次,第一煎水量可适当多些,第二、三煎则可略少,每次煎成药汁250-300ml左右。小儿和重症病人喝的药汁,为便于喂,宜适当浓缩,煎成100-150ml即可。

三、煎药火候 前人有“武火”、“文火”之分,急火煎谓之“武火”,慢火煎谓“文火”。一般先用武火,沸腾后即用文火。同时,要根据药物性味及所需时间的要求,酌定火候。解表药与泻下之剂,煎煮时间宜短,其火宜急,水量宜少;补益之剂,煎煮时间宜长,其火宜慢,水量略多。如将药煎煮焦枯,则应弃之不用,以防发生不良反应。

四、煎药时间 煎药前,先将药物浸泡20-30分钟之后再煎煮,其有效成分则易于煎出。发汗解表、理气、质地轻清和芳香挥发的药(如苏叶、菊花等)。水沸后再文火煎10~15分钟即可;质地黏腻滋补类的药(如黄芪、当归、熟地等),水沸后再文火煎1小时左右;矿石及贝壳类质地坚硬的药(如龙骨、牡蛎、鳖甲等),应先煎15分钟,然后与其它药物一起煎;黏滞性高、易糊底的药物,或带小毛刺、服时易刺激咽喉的药物,或煎后易使药液混浊的药物(如赤石脂、旋覆花、车前子等),应包入纱布袋,再与其它药物一起煎;贵重药物(如人参、羚羊角等),为避免其有效成分被其它药物吸收,应先单独煎半小时,滤出药汁,然后与其它药共煎服用;不能煎的中药(如阿胶、蜂蜜等),只能烊化(另蒸使溶化),待其它药汁煎成后加入,微微加热搅拌,溶化后再服。

此外,先煎、后煎、冲服、包煎等,均要遵照医嘱。汤剂煎取药液后,应对药渣适当进行压榨,可以再收取部分有效药液,以提高药材有效成分的浸出率。

猜你喜欢

  • 艾灸排寒反应好吗

    通过艾灸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并且对身体有很多好处,比如进行艾灸能够行气通络,还能够扶阳固脱以及拔毒泄热等。不仅如此,艾灸还有很不错的防病保健效果。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提出过可以通过艾灸来预防狂犬病的理论。如果艾灸的穴位选择得当,可以起到延年

  • 脑血管硬化的症状

    脑血管硬化其实现代人高发的一种疾病,是动脉硬化中的一种,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很有可能会引起中风甚至还会威胁到生命健康,同时我们也知道这种脑血管硬化的疾病在初期发作的时候主要会有头晕冰痛,恶心等问题,而到了中期的时候又会出现一些不一样的问题。

  • 免疫力低下的表现

    众所周知如果一个人的免疫力差的话,那么身体的抵抗力其实也都是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的,可以说良好的免疫力就是保证身体健康的一个根本的方法,因此对于那些抵抗力不好的朋友来说日常一定要想办法增强自己的免疫力,而要增强自己的力首先就要了解自己是否有免疫

  • 拉肚子不能吃什么?

    春季万物生发,其实是最容易拉肚子的,由其是一些肠胃不是很好的朋友更很容易会有拉肚子的问题,而拉肚子事实上对一个人的身体危害也是很大的,如果处理不当的话,也是会引起很多的并发症的,同时我们也知道拉肚子是一种病从口入的疾病,因此日常如果有拉肚子

  • 口臭的原因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口臭的问题,口臭的人只要一开口说话,就会给人一种很不好的感觉,可以说口臭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会影响到个人的人际关系的,因此对于有口臭的问题的人来说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并针对性的治疗,而要治疗口臭的问题,首先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