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感冒防治误区多

感冒防治误区多

感冒小毛病,不须看医生

感冒有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两种类型,均为呼吸道传染玻感冒可引起扁桃腺炎、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炎,甚至肾小球肾炎、病毒性心肌炎等严重情况,故感冒虽小疾,亦不可小觑。尤其是病毒性心肌炎,常仅伴有心慌不适症状,一般人不易察觉,可导致意外死亡。感冒高热,可引起抽搐等严重反应,小儿或老人更易发生。

感冒不要服用抗菌素

感冒虽是病毒感染而导致的疾病,但呼吸道受病毒感染后,抵抗力下降,极易合并细菌感染。故当感冒合并细菌感染时,应同时使用抗菌素,否则发热难退,症状难以缓解。判断是否合并感染的简单指标是:血百分增高、咳嗽、咽喉疼痛。抗菌素以螺旋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类药为主。

低烧也服退热药

医学研究表明,正常体温的人服用扑热息痛等退烧药,并无退热作用。给体温不高的人服用退热效果亦不明显,低热病人服用退热药,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因此感冒病人不要迷信和频繁使用退烧药,须知发热其实是机体抵抗疾病侵袭的反应之一。过用乱用退烧药,还有导致白细胞下降、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危险。一般认为,体温至少在38·5度以上时,才考虑使用退烧药。当病人出现白细胞下降时,应采取其它退热方法,如激素等,避免再用解热镇痛类药物。

输液治疗见效快

有些患者迷信输液,感冒后虽然体温不高或稍高,也深夜到医院看急诊,不听医生劝告,要求输液治疗。其实对大部分感冒病人来说,如发热不高、发热时间不长、无严重细菌感染者并不需要输液。

猜你喜欢

  • 路志正调理脾胃法特点

    郭世岳 河南省滑县中医院侍诊国医大师路志正,总结其调理脾胃法的特点如下。调理脾胃注重升降调畅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以升为主,胃以降为和。脾升胃降,纳运正常,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化生气血,充养机体以为后天之本。脾胃升降失和,化源不足则

  • 病毒性心肌炎病因病机浅探

    郭晓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毒性心肌炎通常以心悸,心前区痛,心胸憋闷,面色苍白,气短不足以息,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与中医多种疾病相关。在中医古代医籍中虽无专门记载,但有与本病相似症状的描述。如《黄帝内经》中即有“心惕惕如人将捕之”

  • 自拟方治血管性皮肤病

    笔者在临床中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某些血管性皮肤病,获效较好。基本方丹参30克,当归10~12克,赤芍10~15克,红花6~10克,牛膝10~15克,桃仁10~12克。亦可据不同病变随症加味,水煎服,每日一剂。案例过敏性紫癜:刘某,女,19岁。

  • 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技术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也属此范围。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临床应

  • 厚朴三物汤治腹胀痛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笔者最近因饮食不节,出现腹胀、腹痛,自认为胃肠功能良好,而未予重视。但胀痛之症状逐渐加重,夜间常痛醒。虽大便不干但很难解,小便正常,舌红苔白,脉稍弦数。因按压腹部则痛甚,辨为阳明腑实证,以厚朴三物汤加味治疗: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