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常胜将军的苦恼的保健

常胜将军的苦恼的保健

"常胜将军"的苦恼

黄经理今年三十而立。他年轻有为,善于经营,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只见他平日西装革履,经常出入高级饭店酒楼,时与主顾举杯;时又邀亲友共饮,久而久之练就得惊人酒量,尤能饮烈酒,成为酒宴上的"常胜将军"。令同行称羡不已,他本人也以此为荣,可是近来却受到一种难言苦恼的困扰──他得了阳痿症。

他自己也好生奇怪,平时营养品吃得不少,结婚也不过两年多,怎么会变得如此窝囊?莫非工作太累了?可是当经理之后以车代步,业务上也得心应手,并无多少倦意。面对妻子的百般温柔,他的心如针扎一样难受。最令他欲哭无泪的是妻子那有意无意的一言:"是不是有外遇了?"他否认,可他乞求的眼神相对的是妻子那由温柔渐渐变成怀疑的目光。

终于,一番深谈之后,他同妻子一起来到了医生的诊室。经过详细的询问和检查以后,医生开出的"处方"是一句简短而明确的话:"戒酒吧!"

"酒不是可以提神的吗?"他的反问和所有嗜酒成性的男人竟是这样的"英雄所见略同"!"但酒也不单伤身,而且伤性!"医生的话依然是这样简洁,令人不可置疑。

妻子对他的"浑身酒气"早就积怨在心,如今听了医生的话,忽觉心头一亮:"何不趁此机会借医生之词劝他把酒戒了!"于是,她再三央求医生把酗酒伤性的道理讲一下。当时是下午,正好诊室里没有其他候诊的病人,医生便给他们讲开了。

〈一〉一次大量摄取酒精对性激素的影响成年男子一次大量摄取酒精后,血液中随着酒精浓度的升高,雄性激素──睾丸素的浓度呈现下降。这一变化的原因有二:一是睾丸受酒精的影响合成睾丸素降低;二是肝脏的睾丸素转换亢进。

〈二〉慢性酒精中毒对性机能和性器官的影响①长期饮酒容易导致肝硬化。肝硬化患者常出现高雌激素血症(正常男子体内也有少量雌激素,肝损害时雌激素因不能在肝脏灭活而过剩),这种高雌激素血症会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使睾丸素合成障碍,甚至还会导致男性乳房女性化,即男子的乳房出现胀大,有的伴有轻微疼痛感。②酒精对睾丸和下丘脑──垂体系统可能有直接损害作用。③酒精性肝硬化:由于血中促性腺激素的代谢紊乱,会造成大约半数患得的睾丸萎缩,重量减轻。④睾丸一旦发生萎缩,则精细胞数目也减少并排列不整齐;严重时曲细精管变性,精细胞消失,这种变化随着肝硬化的进展而加重。

〈三〉酒精对勃起的影响有人对16名正常成年男子进行了一项这样的研究:通过声光感觉进行性的刺激来观察阴茎勃起状态,以研究饮酒后血中酒精浓度与阴茎勃起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当血中酒精浓度低于0.025%时,阴茎周径增至最大;当血中酒精浓度达到0.5%以上时,阴茎最大周径及周径增加率则均受显著控制。据报告,饮酒成瘾者当中至少有8%存在勃起不全。这种勃起不全被认为是不可逆的。但也有人报告在戒酒后约有50%的患者这种勃起不全可以恢复。

〈四〉酒精对造精功能的影响在精子的生成、发育和成熟的一系列过程中,需要几种激素参与,其中睾丸素是必不可缺少的。因此,可以推测,在酒精性肝损害所造成的低雄激素状态下,造精功能是有障碍的。另外,在精子形成过程中,还需要有乙醇脱氢酶的帮助,而酒精对这种酶的亲和力很强,因此饮酒后这种酶的活性会受到限制,从而妨碍了精细胞的分化,导致造精机能下降。还有,摄取酒精后畸形精子的出现率增加,精子头部、尾部形态异常。以上这些,无疑可以成为不育的原因。

回到家里,黄经理还心有余悸。他是精明人,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牙关一咬,把酒杯扔了。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戒酒调养之后,黄经理终于重振了男子汉的阳刚之气。

猜你喜欢

  • 乌梅丸治久痢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龚某,男,43岁,2008年2月25日初诊。自述其近半月来节日加餐,杯盘满桌,鸡鸭鱼肉,毫无口福,时常晨起腹痛腹泻,或溏或如水样,泻后稍舒,每日3~5次,病情时轻时重。服用柳氮磺吡啶或黄连素片、庆大霉素片等药

  • 感染性休克中医诊疗技术

    根据病因不同,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达到一定程度造成微循环障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休克多属中医“脱证”范畴。病因病机(1)亡血失津:突然内外出血,如吐血、咯血、便

  • 金匮肾气丸治肺心病心衰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张某,男,72岁。1987年12月13日初诊。患者有咳喘病史40余年,近8年来咳嗽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面部及下肢浮肿,下肢浮肿为甚,按之没指,兼有心悸发憋。刻诊:气息短促,呼多吸少,面色晦黯,唇

  • 宣达渗利止吐泻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王某,男,13岁。2007年8月29日初诊,自入秋以来即感胃脘不适,时有吐泻,继之病情加重,现水浆入口即吐,米粒难进。口渴而喜饮,但愈饮愈渴,昼夜嗜睡,脉沉濡,舌红,苔白。此乃暑湿内蕴,胃阳不振,脾气也伤,

  • 避瘟用温初探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唐代大医孙思邈继承了历代医家对温疫的预防经验和诊治思想,提出了“瘴疠”、“温风”、”毒气”等病因,肯定了“毒”是传染病的主要病原,治疗上突出清热解毒。但提到避瘟时却倡用温药。避瘟为防病,“凡能依时摄生者,可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