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治疗精神病重在查因

治疗精神病重在查因

精神病是青壮年男女的多发病,也是难治之症。如按常规镇静安眠治疗,患者虽表现安静平定,天长日久往往导致由猖狂治成呆痴,由疯子治成傻子。

该病形成的主要原因:(一)童年胎盘没有排出体外而滞塞肠道,导致幼年消化系统功能差,饮食欠佳,营养不良,面色萎白,生性内向,血压偏低,体质不壮,心脑供血不足,遇强烈体育运动升结肠和横结肠处往往隐约作痛;(二)内受七情(喜、怒、忧、思、惊、恐、悲)突然袭击过甚,造成喜伤心、怒伤肝、忧伤神、思伤脾、惊气乱、恐伤肾、悲伤肺,心脑缺血,心血耗散,心机失灵,神情失守,意识失常。(三)外受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所侵,冷不加衣,热不避暑,只要风度,不要温度,生冷油腻,冰饮诸酒,塞口不嫌,外感误治,造成内外俱伤,湿热痰生,痰壅上焦,闭塞中焦。心火不能下降,肾水不能上升。上焦寒积,下焦伏火,大热易除,阴翳难消,阴阳离决。阴胜于阳,病症表现痰多、失眠、少言、悲观、乐死、害怕、自卑、幻听、幻视、幻悲、爱静、嗜睡等。阳胜于阴,病症表现猖狂、自高、自贵、自哭、自笑、不眠、伤人或自伤。不过忧郁型精神病表现是前者时间长现象多,因为它是阴胜于阳。

基于上述原因,治疗精神病要以对因治疗为主,对症治疗为辅,调得阴阳平衡,做到阴平阳秘,从脏腑功能方面消除脾虚、胃寒、肾亏、肝郁和心脑供血不足现象。在整个治疗忧郁型精神病过程中还要牢记:以“驱逐病理、恢复生理、增强防范、促进康复”为治疗之大原则;以“肠胃洁、气血流、玄府开、营卫昌”为治疗之大法;以无毒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皮、仁为主要药源,在患者身上全方位用药,让患者全方位受益。只有患者承认有病、配合服药,精神病才能由重治轻、从轻治愈。

猜你喜欢

  • 滋阴益肾,利湿清热,益气化瘀

    组成:生地15克,山茱萸10克,旱莲12克,粉丹皮9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猪苓15克,怀牛膝12克,桑寄生15克,白茅根30克,生益母草30克,黄芪30克,小叶石韦12克。功效:滋阴益肾,利湿清热,益气化瘀。主治:肾阴虚、水热互结、瘀

  • 支气管哮喘患者最应注意的问题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中国成人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0%,儿童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2%。近年来,它仍在逐渐增加。目前,许多患者对这种疾病了解不多。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二设立为世界哮喘日,

  • 痛经药膳方

    有些女孩从月经开始就有痛经问题,轻度下腹痛,经过后,逐渐缓解;严重腹痛难以忍受,面色苍白,身体瘦,声音低,甚至伴有昏厥等症状。这种情况属于原发性痛经,在未婚妇女中更为常见,大多数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开始发病,腹痛主要位于下腹中部,喜欢热,

  • 胆道蛔虫症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相鉴别

    胆道蛔虫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以30岁以下的青少年较多。胆道蛔虫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如胃痉挛、急性胃炎、胰腺炎、胆石症、胆道蛔虫和胆石症并存,有时很难识别。因此,当诊断不明确时,西医镇痛解痉,掩盖症状,延误诊断;中药因煎药费时,呕

  • 养神补心安眠类对药

    现代名医施金墨先生从医60多年,博览医籍。他在古今中外都在寻找。他学习严谨,医理透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善用对药。现总结施老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辨证施治分九法。施老将临床上看到的失眠分为四种情况:睡眠不能;睡眠时间短,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