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民间献方是如何处理的

民间献方是如何处理的

非典发生以来,广大中医药人员踊跃参与这一战役,很多人义无反顾地拿出自己的“绝招”或几代人心血的结晶,很多人不顾个人安危强烈要求参加救治。那么,怎样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如何对待他们献出的方策?记者近日采访了负责这项工作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你看,不到10点,我已经接到7个电话了,这还是少的,最多时一天可达上百个。献方的人都非常认真,一般都得来3回电话:怎么献?收到没有?怎么处理?有位外省的老先生甚至一天打了18个电话!”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小陈说。据最新统计,自4月24日至今,他们已通过各种渠道收到献方献策来函1664件,电话1807人次,其中处方1796个,建议279条,针灸、成药等147件方案或实物。献方献策者涉及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据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献方献策工作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门为此发过两次文件,制定了具体管理办法和工作程序,有专人专线24小时接听电话。一般信函到了这里,先登记分类,然后马上交专家审核,再分别情况推荐给非典防治临床、科技攻关部门、“中医药在线”等媒体,或存入献方献策专家数据库。对其中有重要价值的,还要交由温病、药学、临床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研究论证,迄今专家小组已开会18次。

对这一涉及广大群众爱国热情的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兼卫生部副部长佘靖非常重视,要求做到“件件信函有回音,力争当天答复,让群众满意。”

不少献方献策者提出了上一线验证所献方药疗效的要求,对此,有关负责人说:“热情值得肯定,但实际操作起来有较大困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此专门发了补充通知”。

据介绍,由于非典病人的接治严格执行属地化管理,不是非典定点收治医院的医生很难进入医院开展医疗工作,一方面,定点医院不同意接受不了解的外院医生进入本院接诊病人,同时,也存在病人是否能相信和接受这种治疗的问题。即便这样,中医药管理部门仍为符合条件的中医志愿者做了许多疏通工作。北京德坤瑶医医院是民办医疗机构,院长覃迅云副主任医师曾有在大瑶山治疗疫病的经验。接到他上一线的要求后,有关管理部门出面协调,先后为他安排了两家非典定点医院,结果他的疗法以退热时间短、肺炎吸收快等优势,体现了瑶医的独特魅力。但是,像他这样幸运的人不多。

献方献策者和要求上一线者来自社会各界,管理部门联系、调查、审核、协调的工作十分繁重。对于“献方为什么不被采纳”的责问和“报国无门”的抱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说,其实,假如满腔热情的献方者做个

换位思考,就会理解管理部门的难处。现在的社会已进入法制化时代,方方面面都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以献方献策来说,与其相关的法规就有《医师法》、《药品管理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这些法规都是在长期的工作中通过大量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来的,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必须严格执行。试想,如果献方者不具备执业中医师资格,他所献的方策能否取得人们的信任?连执业资格都不具备的人又怎能上一线?如果所献的药不是药监部门批准的中成药,而是个人的制剂,那么哪个医生敢给病人开?哪个病人又敢试用?

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据最新统计,目前该局所收到的1664个献方献策来函,已有135个处方或建议被推荐给防治组参考;有80个处方被推荐给科技攻关组筛选备用;有40个处方及建议被转往中医药在线网站等媒体登载;有1314个处方及建议收入献方献药专用数据库。同时,专家们对数据库内所储存方策的再分析研究工作也已经开始。

摘自2003年6月20日《健康报》

猜你喜欢

  • 中暑发病骤急,抢救应及时

    中暑是一种常见的夏季急性疾病,其特点是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昏倒。长期在高温下工作也会有类似的症状。中暑严重,体温大多在39℃以上,患者面色苍白,有昏厥等症状。如果发现中暑患者,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扣,让患者喝一点

  • 药膳调理失眠

    莲子百合瘦肉汤。功效:益气调中,补虚损,交心肾,安神,益智,清心。适应症: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病后体弱等。莲子性甘、涩、平、入心、脾、肾经,能养心、益肾、补脾、涩肠;百合性甘、微苦、平、入心、肺经,具有润肺止咳、养阴清热、清心安神、益气调中

  • 中医治疗痔疮

    痔疮是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任何年纪都可发病,但随着年纪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们国家,痔是最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

  • 滋阴益肾,利湿清热,益气化瘀

    组成:生地15克,山茱萸10克,旱莲12克,粉丹皮9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猪苓15克,怀牛膝12克,桑寄生15克,白茅根30克,生益母草30克,黄芪30克,小叶石韦12克。功效:滋阴益肾,利湿清热,益气化瘀。主治:肾阴虚、水热互结、瘀

  • 支气管哮喘患者最应注意的问题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中国成人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0%,儿童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2%。近年来,它仍在逐渐增加。目前,许多患者对这种疾病了解不多。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二设立为世界哮喘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