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我愿做个铁杆中医

我愿做个铁杆中医

潘正夏 安徽省定远县藕塘镇街道新村卫生室

我是个乡村医生,执业中医师。高中毕业后,从1961年起在当地名中医蒋立基指导下自学中医。因针灸治病不花钱,适合在农村开展,于是我就先从针灸学起。平时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看医书。有时上工我也把书带上,利用干活休息时间看上一段书。晚上就在自己身上,按照书上描述的解剖位置触摸穴位。随着学习的深入,又在自己身上试针,体验针感,时间长了,生产队里的人知道我在学习针灸,渐渐地,就有人因为闪腰崴脚来找我扎针,扎针后还真的有效。

上世纪60年代,当地疟疾流行,一到秋天队里患疾病的人不少。我找准穴位,在发病前一小时左右,在病人的内关、间使、疟门和大椎等穴扎针,大部分病人竟一次即能控制发病,少数重的也就连续扎针2~3次就治愈了。此间我还向一个老药农请教,学到了用鲜青蒿揉碎塞鼻孔治疗疟疾的单方,再配合扎针,疗效更佳。这样一来,不少周围村庄里患疟疾的病人都慕名来找我治疗,均取得显著疗效。

我的家乡地处皖东丘陵,皇甫山及其附近的山上到处长满中草药,青蒿、丹参、桔梗、沙参和柴胡等等到处都是。我经常向当地老中医和药农请教、学习辨认,他们还教给我不少治病的单方、验方。我就利用农活间隙时间上山采药,采来加工后免费给乡亲们治疗小伤小病。我很快得到群众认可,1970年我被推荐当上大队医生(赤脚医生),1972年又参加了“赤脚医生培训班”学习。平日里白天我背着药箱出诊、采药;晚上就白天看病遇到的难题翻书找答案,直到弄懂为止。

1972年冬,本大队社员肖翠英患急性阑尾炎,在公社医院打针吃药虽痛止,但下腹明显凸出个鸭蛋大小的鼓包。她到县医院去看,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由于当时条件限制,县医院也不敢开刀,建议她到大医院去治,或者找中医兴许有办法治好。回家后她找到我,经仔细观察、揣摩,我联想到在《浙江中医杂志》上邓铁涛老中医一篇关于用“下法”治疗阑尾炎的报道,文中还特别提到使用“下法”治疗该病,即使阑尾化脓了同样有效。我想既然老中医这么说,坚信不会有误。于是我大着胆子给她开了一剂大黄牡丹皮汤,服后她从大便排出很多脓血,鼓包亦消。接着略作加减又进两剂,竟获痊愈。从此,我的医术在当地开始小有名气。以后临床凡遇到阑尾炎,经用“下法”后,大便一通或连泻几次,痛即大减或消失,见效快、疗程短。几十年来治疗急、慢性阑尾炎近百例,无一例复发。

受阑尾周围脓肿这一病例的启发,我真正体会到读书的好处。医书成为我身边最好的老师,我每年都省吃俭用,把攒的钱用来买医书、订医学杂志。多年来我学习钻研的重点始终放在中医上,同时也兼学西医知识。读书时坚持写笔记,把书上介绍的好方法、好经验记下来,临证时碰到对路的疾病或病证就拿来试用或参考。这样一来,治病效果明显提高。特别在肝病的治疗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不少久治不愈的肝炎、肝硬化和肝腹水患者,来我处诊治后,都得以康复。同时,还治好一些其他疑难杂症。如本镇村民老谢,患前列腺肥大致尿潴留,小便点滴不通,小腹胀痛难忍。别人建议他到大医院开刀,因他前几年曾行脑部手术,身体一直虚弱,于是由儿子陪同来我处求治。“急则治其标”,我给他先行导尿,同时配中药外敷肚脐,用胶布固定,并嘱一日一换。配合中药内服,一日一剂。4天后导尿管自行脱落,小便亦通,接着连续治疗一多月,至今情况良好。

几十年来,读书、学习成了我最大的爱好,为病人解除病痛则是我最大的快乐和享受。凭着对中医的热爱和执着追求,我已在《四川中医》等刊物公开发表中医论文7篇,其中4篇被编入中医专著。我虽年逾古稀,但现在每天仍坚持学中医、干中医。我愿做个铁杆中医,让中药香飘乡里。D4

猜你喜欢

  • 长期服 缓起效——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8)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是一种中药剂型,有别于一般“补品”,缓图起效是其特点之一。如果不坚持服用,急于求成,就达不到膏方养生保健、防治慢性疾病的目的。膏方配伍中除了中药饮片外,参类、虫草等补益性中药,阿胶、龟板胶等胶类、糖等在配伍中占

  • 清寒之燥案——王和伯治疗秋燥胜气病医案(1)

    编者按:王和伯(1891-1970年),海盐石泉人。17岁从师于晚清名医金子久先生,是金氏二百多弟子中的佼佼者,1912年在石泉悬壶开业,1918年即名噪乡里,声誉鹊起。1934年,迁硖石行医。1963年3月被浙江省卫生厅评定为海宁最早的“

  • 久病重病当辨奇经

    秦淑芳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奇经八脉学说自古迄今,一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内经》以来,历代医家论著虽代有疏发,但多散在而不详,一些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往往把奇经理论归属为十二经或脏腑理论的从属部分而存在,把它在理、法、方

  • 四磨汤治胃脘痛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四磨汤出自宋代严用和之《剂生方》,方精药专,由人参、槟榔、沉香、乌药四药组成,具有破滞降逆,补气扶正之功,主治正气不虚,肝气横逆,上犯肺胃所致之气逆喘息,胸膈不适,烦闷不食之证。观当今之世人,多精神压力大,或见情绪失调

  • 扶阳复阴治虚痞

    潘树和 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伤寒论》曰:“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痞即闭塞不通,心下(胃脘部)有堵塞不适之感。《景岳全书·痞满》:“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