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经方四逆散治乳腺增生一例

经方四逆散治乳腺增生一例

魏磊 河北省清苑县中医院

米某,女,2003年8月24日初诊。患者自述一年前洗澡时触及双乳发现肿块,每于行经及情绪波动时,双乳疼痛加重,伴有嗳气,心烦易怒。曾自行服用“乳癖消”、“乳安片”等治疗,症状好转,未予理会。近日因和他人争吵,双侧乳腺疼痛加重,特来我处求诊。现双侧乳房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条索状,肿块边界不明显的肿块,小者如粟粒,大者直经可逾3~4cm,质地稍硬韧,有触痛,可活动,乳头无溢液,腋下未处及肿大的淋巴结,乳房外观无明显异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经红外线扫描诊断为双侧乳腺增生。

辨证:肝失调达,痰瘀凝滞。

治法:舒肝解郁,行气化痰,活血通络。

处方:柴胡10g,白芍20g,甘草10g,炒枳实15g,当归12g,川芎6g,皂刺30g,浙贝母4g,水煎服,5剂。

二诊:服上方后双侧乳腺肿块变软,疼痛未作,效不更方,服上方共20剂痊愈。

按:乳腺增生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乳腺非炎性疾病,多为乳腺小叶增生,属袓国医学“乳癖”范畴。乳房乃足厥阴肝经循行之处,肝主疏泄与藏血,喜条达而恶抑郁,情志不舒,气机不畅则郁结,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血失和,经络滞涩则化为乳内肿块。笔者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舒,肝气郁滞,痰瘀凝结所致。《医宗金鉴》曰:“忧思恚怒,气郁血逆,与为凝结而成。”四逆散源于《伤寒论》,有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之效。方中柴胡、枳实解郁开结、疏畅气机。白芍、甘草敛阴养血,正所谓:“理其气者,必调其血”。当归以养血为主,川芎以行气为最,二药伍用,气血兼顾,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自除,瘀去则痛自止,有“通则不痛”之义。皂刺可软坚散结,浙贝母长于清火散结,诸药相合,则肝气调畅,瘀行痰消,故奏其效。

猜你喜欢

  • 一贯煎治疗痤疮体会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痤疮病机多属血热、湿热、热毒、血瘀,一般多将本病分为肺热证、血热证、胃肠实热证、热毒证、湿毒血瘀证等,治疗上分别选用泻白散合枇杷清肺饮、桃红四物汤、清胃散、五味消毒饮和除湿解毒汤等。但我们发现,临床辨治

  • 鬼箭羽忍冬藤外用治药疹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鬼箭羽性寒,味苦。功能活血散瘀,杀虫。《本草述》:“鬼箭羽,如《本经》所治,似专功于女子之血分矣。又如苏颂所述古方,更似专功于恶疰及中恶气之毒以病于血者也。”忍冬藤性寒,味甘,气平,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以

  • 脾胃治疗不可忽视“脾阴”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脾胃病者,医者多倡导东垣之论,一部《脾胃论》集脾胃学术之大成,其论述详于温补而少于清滋,往往忽略脾阴治疗,后世医家也多遵其说。然脾与其他脏腑一样,也有阴阳之分。纵观古今立说,论脾阴者颇多。《灵枢·五邪》篇云

  • 《本经》桔梗功效释义

    宋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桔梗为《本经》下品。原文:味辛微温。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本经》云其味辛微温,与现在的认识不同。就其味而言,现认为以苦味为主,兼有辛味。就其药性而言,也与之相左,现

  •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肩周炎

    马建国 张向峰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刘某,女,53岁,2010年11月15日初诊。右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3个月余,其间某院诊为肩关节周围炎,予伸筋丹、小活络丸、独一味、芬必得、布洛芬等中西药物交替内服,及针灸、按摩、热敷、理疗、膏药贴敷,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