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
駁 部 首
馬
部外笔画
4
駁总笔画
14
駁 结 构
左右结构
駁造字法
繁体字
駁
駁统一码
U+99C1
駁五笔86
CQQY
駁五笔98
CORR
駁 仓 颉
SFKK
四角号码
74340
汉字编号
駁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bó ㄅㄛˊ
駁字笔顺
横竖横横竖折捺捺捺捺撇捺撇捺 駁的笔顺
基本含义
● 駁 bó ㄅㄛˊ ◎ 见“驳”。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bó][《廣韻》北角切,入覺,幫。]“驳1”的繁体字。亦作“駮1”。(1)马毛色不纯。亦指毛色不纯的马。(2)借指毛色不纯的牛。(3)色彩错杂。(4)混杂不精纯。(5)辩正是非;驳斥。(6)相异;相背。(7)文体名。驳议。奏议之一种。(8)文体名。驳论,一般的辩正是非的论著。(9)指偏于一面。(10)用船转载搬运。(11)小船;驳船。(12)方言。拨,掉转。参见“駁回”。(13)方言。把岸堤向外扩展。(14)树木名。赤李。(15)树木名。指驳马。即梓榆。(16)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猛兽。(17)用同“剥”。剥蚀。参见“駁炙”。
音韵参考
[广 韵]:北角切,入4覺,bo,江開二入江幫[平水韵]:入声三觉[粤 语]:bok3[闽南语]:pok4,pak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上】【馬字部】 駁;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435第12【唐韻】【集韻】【韻會】𠀤北角切,音博。【玉篇】馬色不純。【爾雅·釋畜】駵白駁。【易·說卦傳】乾爲駁馬。【詩·豳風】皇駁其馬。【註】黃白曰皇,駵白曰駁。 又【爾雅·釋木】駁赤李。【疏】李之子赤者名駁。 又今俗謂龎雜爲駁,雲開曰解駁。 【正韻】同駮。互詳後駮字註。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駁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