渻
渻 部 首
氵
部外笔画
9
渻总笔画
12
渻 结 构
独体结构
渻造字法
繁体字
渻
渻统一码
U+6E3B
渻五笔86
IITH
渻五笔98
IITH
渻 仓 颉
EFHU
四角号码
39162
汉字编号
渻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shěng ㄕㄥˇ
渻字笔顺
捺捺横竖撇捺撇竖折横横横 渻的笔顺
基本含义
● 渻 shěng ㄕㄥˇ ◎ 古同“省”,减少。 ◎ 水门。 ◎ 姓。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shěng][《廣韻》所景切,上梗,生。][《廣韻》息井切,上静,心。](1)“省”的古字。减少。(2)姓。春秋时有渻灶。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音韵参考
[广 韵]:所景切,上38梗,shěng,梗開三上庚生[国 语]:xǐng,shèng[粤 语]:saang2sing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渻;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635第18【唐韻】息幷切【集韻】【韻會】【正韻】息井切,𠀤音省。【說文】少減也。一曰水門,一曰水名。 又丘名。【爾雅·釋丘】水出其前曰渻丘。 又姓。【左傳】有渻竈。 又【唐韻】所景切【集韻】所省切,𠀤音眚。義同。考證:〔又姓。【左傳】有省竈。〕 謹據襄三十一年左傳原文省竈改渻竈。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渻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