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軷的字典解释

軷  部  首
部外笔画
5
軷总笔画
12
軷  结  构
左右结构
軷造字法
繁体字
軷统一码
U+8EF7
軷五笔86
LDCY
軷五笔98
LDCY
軷  仓  颉
JJIKK
四角号码
53047
汉字编号

軷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bá  ㄅㄚˊ

軷字笔顺

横竖折横横横竖横撇折捺捺 軷的笔顺

基本含义

bá   ㄅㄚˊ ◎ 古代祭路神称“軷”。祭后以车轮碾过祭牲,表示行道无艰险:“取羝以軷。”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bá][《廣韻》蒲撥切,入末,並。][《廣韻》蒲蓋切,去泰,並。](1)古代出行时祭路神谓之“軷”。(2)登山,山行。

音韵参考

[上古音]:月部并母,buat[广 韵]:蒲蓋切,去14泰,bèi,蟹開一去泰並[平水韵]:入声七易[粤 语]:bat6but6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下】【車字部】 軷;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242第10【廣韻】【集韻】【韻會】𠀤蒲撥切,音拔。【廣韻】將出祭名。【詩·大雅】取羝以軷。【註】祭行道之神也。【周禮·夏官】大馭掌馭玉路以祀,及犯軷。【註】山行曰軷。犯者封土爲山象,以菩芻棘柏爲神主,旣祭,以車轢之而去,喩無險難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蒲蓋切,音旆。義同。考證:〔【周禮·夏官】大馭掌玉路以祀,及犯軷。〕 謹照原文掌下增馭字。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軷字字源字形小篆 軷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軷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軷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軷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軷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軷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軷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軷字组词

犯軷  释軷  燕軷  宴軷  瑶軷  祖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