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
減 部 首
氵
部外笔画
9
減总笔画
12
減 结 构
左右结构
減造字法
繁体字
減
減统一码
U+6E1B
減五笔86
IDGT
減五笔98
IDGK
減 仓 颉
EIHR
四角号码
33150
汉字编号
減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jiǎn ㄐㄧㄢˇ
減字笔顺
捺捺横横撇横竖折横折撇捺 減的笔顺
基本含义
● 減 jiǎn ㄐㄧㄢˇ ◎ 同“减”。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jiǎn][《廣韻》古斬切,上豏,見。][《廣韻》下斬切,上豏,匣。]亦作“减1”。(1)去掉一部分。(2)减轻;降低。(3)不足,不到。(4)逊于;亚于。(5)数学运算方法之一。即求两数之差的计算方法。(6)灭绝。(7)分。(8)姓。汉代有減宣。见《史记·酷吏列传》。
音韵参考
[广 韵]:下斬切,上53豏,xiàn,咸開二上咸匣[平水韵]:上声二十九豏[唐 音]:g??m[国 语]:jiǎn[粤 语]:gaam2[闽南语]:kiam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減;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633第42【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斬切,音鹼。【說文】損也。【玉篇】少也,輕也。【禮·樂記】禮主其減。 又水名。【山海經】番條之山,減水出焉。又岐山亦出減水,東南流注于江。 又姓。【史記·酷吏傳】減宣。 又【廣韻】【集韻】𠀤下斬切,音豏。又【集韻】公陷切,音䫡。義𠀤同。 俗作减,非。考證:〔又姓。【前漢·酷吏傳】減宣。〕 謹按漢書作咸,史記作減。前漢改史記。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