鼽
鼽 部 首
鼻
部外笔画
2
鼽总笔画
16
鼽 结 构
左右结构
鼽造字法
繁体字
鼽
鼽统一码
U+9F3D
鼽五笔86
THLV
鼽五笔98
THLV
鼽 仓 颉
HLKN
四角号码
24217
汉字编号
8046
鼽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qiú ㄑㄧㄡˊ
鼽字笔顺
撇竖折横横横竖折横竖横横撇竖撇折 鼽的笔顺
基本含义
● 鼽 qiú ㄑㄧㄡˊ ◎ (鼻孔)堵塞:“使鼻鼽不通。”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鼽 qiú 〈动〉 (1) 鼻塞不通 [have a stuffy nose]。又名鼻鼽、鼽鼻、鼽水。如:鼽欬(鼻塞不通);鼽窒(鼻塞不通);鼽荼(受鼻塞不通之苦) (2) 流清鼻涕 [have a running nose]。如:鼽衄(又流鼻涕又流鼻血)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qiú][《廣韻》巨鳩切,平尤,羣。](1)鼻塞不通。(2)鼻流清涕。(3)面颊;颧骨。
音韵参考
[广 韵]:呼恢切,上平15灰,huī,蟹合一平灰曉[粤 语]:kau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下】【鼻字部】 鼽;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530第06【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渠尤切,𠀤音裘。【說文】病寒鼻窒也。【釋名】鼻塞曰鼽。鼽,久也。涕久不通,遂至窒塞也。【廣雅】鼽,病也。【禮·月令】季秋行夏令,民多鼽嚏。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