蓲
蓲 部 首
艹
部外笔画
11
蓲总笔画
14
蓲 结 构
上下结构
蓲造字法
繁体字
蓲
蓲统一码
U+84F2
蓲五笔86
AAKK
蓲五笔98
AAKK
蓲 仓 颉
TSRR
四角号码
44716
汉字编号
蓲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qiū ㄑㄧㄡ
蓲字笔顺
横竖竖横竖折横竖折横竖折横折 蓲的笔顺
基本含义
● 蓲 qiū ㄑㄧㄡˉ ◎ 〔乌蓲〕初生的芦苇。● 蓲 fū ㄈㄨˉ ◎ 〔蓲萮〕(花)盛开。亦作“蓲蘛”。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ōu][《廣韻》烏侯切,平侯,影。][《廣韻》衣遇切,去遇,影。]木名。即刺榆。[②][xū][《集韻》匈于切,平虞,曉。]通“煦1”。温暖。[③][fū][《集韻》芳無切,平虞,敷。]通“敷1”。见“蓲3蘛”。
音韵参考
[广 韵]:憶俱切,上平10虞,yū,遇合三平虞影[平水韵]:下平十一尤[粤 语]:hau1jau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蓲;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052第25【唐韻】去鳩切,音丘。【玉篇】烏蓲也。【詩·衞風】葭菼揭揭。【箋】薍,江東呼爲烏蓲。 又烏侯切,音漚。與藲同。【山海經】其木苦蓲。【註】刺楡也。 又【集韻】同䓵。【左思·吳都賦】異荂蓲蘛。【註】《爾雅》曰:蓲,華也。蓲與敷同。【字彙補】䓵,漢隷同蓲。 又邕俱切,音紆。草也。 又【韻會】同昫,煦也。【太𤣥經】陽蓲萬物。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