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骴的字典解释

骴  部  首
部外笔画
6
骴总笔画
15
骴  结  构
左右结构
骴造字法
繁体字
骴统一码
U+9AB4
骴五笔86
MEHX
骴五笔98
MEHX
骴  仓  颉
BBYMP
四角号码
72210
汉字编号

骴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cī  ㄘ

骴字笔顺

竖折折捺折竖折横横竖横竖横撇折 骴的笔顺

基本含义

cī   ㄘˉ ◎ 肉未烂尽的尸骨。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髊 cī  〈名〉 骴骨,肉未烂尽的骸骨 [skeleton] 骴,鸟兽残骨曰骴。——《说文》 蜡氏掌除骴。——《周礼·蜡氏》。郑玄注:“谓死人骨也。”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cī][《廣韻》疾移切,平支,從。]亦作“髊1”。骴骨。

音韵参考

[广 韵]:疾移切,上平5支,cí,止開三平支A從[平水韵]:上平四支·去声四寘[粤 语]:ci1ci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上】【骨字部】 骴;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448第35【廣韻】疾移切【集韻】【韻會】才支切【正韻】才資切,𠀤音疵。【說文】鳥獸殘骨骴。骴,可惡也。【周禮·秋官·蜡氏】掌除骴。【註】謂死人骨也。骨之尚有肉者,及禽獸之骨,皆是。 又【說文】或从肉作胔。【禮·月令】掩骼薶胔。【註】肉腐曰胔。【釋文】有骨曰胔。亦作骴。【集韻】或作髊。【韻會】或作㱴。 又【廣韻】【集韻】【韻會】疾智切【正韻】恣四切,𠀤音漬。又【集韻】將此切,音紫。又仕懈切,音砦。義𠀤同。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骴字字源字形小篆 骴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骴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骴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骴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骴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骴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骴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骴字组词

枯骴  遗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