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緷的字典解释
gǔn

緷  部  首
部外笔画
9
緷总笔画
15
緷  结  构
左右结构
緷造字法
繁体字
緷统一码
U+7DF7
緷五笔86
XPLH
緷五笔98
XPLH
緷  仓  颉
VFBJJ
四角号码
27952
汉字编号

緷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gǔn  ㄍㄨㄣˇ

緷字笔顺

折折捺捺捺捺捺折横竖折横横横竖 緷的笔顺

基本含义

gǔn   ㄍㄨㄣˇ ◎ 古同“衮”,古代帝王和上公所穿的礼服:“衣服緷絻,尽有法度。” ◎ 古代量词,用百根羽毛捆成的一束。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gǔn][《廣韻》古本切,上混,見。]通“衮1”。见“緷絻”。

音韵参考

[广 韵]:胡本切,上21混,hùn,臻合一上魂匣[平水韵]:上平十三元·上声十三阮·去声十三问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糸字部】 緷;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932第10【廣韻】【集韻】【韻會】𠀤古本切,音袞。【爾雅·釋器】百羽謂之緷。 又【廣韻】【集韻】𠀤王問切,音暈。【說文】緯也。 又【廣韻】【正韻】胡本切【集韻】【韻會】戸袞切,𠀤音混。【博雅】束也。【玉篇】大束也。 又【集韻】胡昆切,音魂。苦本切,音捆。窘遠切,音卷。義𠀤同。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緷字字源字形小篆 緷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緷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緷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緷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緷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

緷字组词

埽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