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匾的字典解释
biǎn

匾  部  首
部外笔画
9
匾总笔画
11
匾  结  构
半包围结构
匾造字法
形声
繁体字
匾统一码
U+533E
匾五笔86
AYNA
匾五笔98
AYNA
匾  仓  颉
SHSB
四角号码
71712
汉字编号
2248

匾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biǎn  ㄅㄧㄢˇ

匾字笔顺

横捺折横撇竖折横竖竖折 匾的笔顺

基本含义

biǎn   ㄅㄧㄢˇ ◎ 题字的横牌,挂在门或墙的上部:匾额。横匾。光荣匾。 ◎ 一种用竹篾编成的器具,圆形的下底,边框很浅,用来养蚕、盛粮食等。

英文翻译

plaque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biǎn  〈形〉 同“扁”。形体的厚度比长度、宽度小;不圆 [flat]。如:匾毛(羽毛。因形状扁平,故称。亦借指鸟类);匾食(水饺)词性变化 biǎn  〈名〉 (1) 匾额 [a horizontal inscribed board]。如:光荣匾;匾式(匾额);匾对(匾额和对联) (2) 上面绣字的丝制横幅 [a silk banner embroidered with words of praise]。如:绣金匾 (3) 用竹蔑编成的器具,圆形平底框很浅,用来养蚕或盛粮食 [a big round shallow basket]。如:针线匾;养蚕团匾;匾篮儿(浅边的篮子)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biǎn][《廣韻》方典切,上銑,幫。][《集韻》補典切,上銑,幫。](1)同“扁”。形体的厚度比长度与宽度小;不圆。(2)引申为不象样子,不成器。(3)匾额。(4)谓制匾悬挂。(5)一种圆形平底、边框很浅的竹器。如针线匾、养蚕团匾。(6)方言。谓把裤脚、衣袖等向上折叠。参见“匾扎”。

音韵参考

[广 韵]:方典切,上27銑,biǎn,山開四上先幫[平水韵]:上声十六铣[国 语]:biǎn[粤 语]:bin2[闽南语]:pian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下】【匸字部】 匾;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55第11【唐韻】方典切【集韻】【韻會】【正韻】補典切,𠀤編上聲。【玉篇】匾㔸。【廣韻】匾㔸,薄也。【韻會】器之薄者曰匾。又不圓貌。通作扁。

字源字形

匾字字源字形

匾字组词

匾窄  匾扎  匾圆  匾文  匾桃  匾式  匾食  匾蒲  匾毛  匾篮儿  匾介  匾壶  匾柎  匾额  匾对  匾短  匾担  匾打侧卓  匾部  匾匾的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