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笢的字典解释
mǐn

笢  部  首
部外笔画
5
笢总笔画
11
笢  结  构
上下结构
笢造字法
繁体字
笢统一码
U+7B22
笢五笔86
TNAB
笢五笔98
TNAB
笢  仓  颉
HRVP
四角号码
88747
汉字编号

笢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mǐn  ㄇㄧㄣˇ

笢字笔顺

撇横捺撇横捺折横折横折 笢的笔顺

基本含义

mǐn   ㄇㄧㄣˇ ◎ 竹子的表皮,可劈成篾条。 ◎ 理发用的刷子。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mǐn  〈名〉 (1) 竹子的表皮,可劈成篾条 [bamboo skin] 笢,竹肤也。——《说文》 (2) 见“笢笏”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mǐn][《廣韻》武盡切,上軫,明。][《廣韻》武巾切,平真,明。](1)青竹篾。(2)见“笢笏”。

音韵参考

[广 韵]:武巾切,上平17眞,mín,臻開三平眞B明[平水韵]:上平十一真·上声十一轸[粤 语]:man4man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上】【竹字部】 笢;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880第10【廣韻】武盡切【集韻】弭盡切,𠀤音泯。竹表也。【說文】竹膚也。【廣雅】笁竹也,其表曰笢。 又【馬融·長笛賦】笢笏抑隱。【註】笢笏抑隱,手循笛孔之貌。 又【正字通】今之澤髮騣刷曰笢。 又【廣韻】武巾切,音珉。義同。騣字原从蚤作。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笢字字源字形小篆 笢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笢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笢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笢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笢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

笢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