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
擔 部 首
扌
部外笔画
13
擔总笔画
16
擔 结 构
左右结构
擔造字法
繁体字
擔
擔统一码
U+64D4
擔五笔86
RQDY
擔五笔98
RQDY
擔 仓 颉
QNCR
四角号码
57061
汉字编号
擔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dān ㄉㄢ
擔字笔顺
横竖横撇折横撇撇捺捺横横横竖折横 擔的笔顺
基本含义
● 擔 dān ㄉㄢˉ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dān][《廣韻》都甘切,平談,端。]“担4”的繁体字。(1)肩挑。(2)背负;负载。(3)承当。(4)举,戴。(5)方言。拿。(6)用同“耽”。参见“擔誤”、“擔擱”。(7)用同“呆”。[②][dàn][《廣韻》都濫切,去闞,端。]“担5”的繁体字。(1)扁担和挂在两头的东西。(2)扁担。(3)容器名。引申为一石或一百斤之量。(4)用以计成挑的东西。(5)轿子。[③][shàn][《集韻》時豔切,去豔,禪。]假借。
音韵参考
[广 韵]:都甘切,下平23談,dān,咸開一平談端[平水韵]:下平十三覃·去声二十八勘[国 语]:dān,dàn[粤 语]:daam1daam3[闽南语]:taN1,taN3,tam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卯集中】【手字部】 擔;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459第01【唐韻】【集韻】【韻會】都甘切【正韻】都藍切,𠀤膽平聲。與儋同。背曰負,肩曰擔。【釋名】擔,任也,任力所勝也。【易·繫辭負且乗疏】負者,擔負於物也。【戰國策】蘇秦嬴縢履蹻,負書擔囊。 又左擔,地名。【任豫益州記】隂平縣北有左擔道,於成都爲西,自北來者,擔在左肩,不得度右肩也。 又武擔,山名。在成都西北。【蜀志·先主傳註】蜀王妻物故,發卒擔土於成都郭中葬,高七丈,號曰武擔也。 又去聲。【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濫切。謂所負也。【左傳·莊二十二年】弛于負擔。【註】丁暫反。 又【集韻】時豔切,音贍。假也。【禮·喪服四制】杖者,何也,爵也。或曰擔主。【儀禮·喪服】無爵而杖者何,擔主也。【註】假之以杖,尊其爲主也。 又以贍切,音豔。義同。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擔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