浛
浛 部 首
氵
部外笔画
7
浛总笔画
10
浛 结 构
左右结构
浛造字法
繁体字
浛
浛统一码
U+6D5B
浛五笔86
IWYK
浛五笔98
IWYK
浛 仓 颉
EOIR
四角号码
38162
汉字编号
7138
浛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hán,hàn ㄏㄢˊ,ㄏㄢˋ
浛字笔顺
捺捺横撇捺捺折竖折横 浛的笔顺
基本含义
● 浛 hán ㄏㄢˊ ◎ 古同“涵”(a.沉没;b.涵道;涵洞)。 ◎ 广大:“浛天荡荡望沧沧。”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浛 hán 〈动〉 同“涵”。沉浸 [immerse;steep] 浛天荡荡望沧沧,乘桴轻漾著日旁。——晋· 王嘉《拾遗记》 浛,《方言》:“沉也”。——《集韵·覃韵》词性变化 ◎ 浛 hán 〈名〉 (1) 同“涵”。涵道,涵洞 [culvert]。如:渠浛(渠道的涵洞) (2) 水名。通称湟水,即今广东省的连江 [the Han River] (3) 另见 hàn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hàn][《廣韻》胡紺切,去勘,匣。]亦作“淊3”。水与泥相掺和。[②][hán](1)同“涵”。沉浸。(2)涵洞。
音韵参考
[广 韵]:胡紺切,去53勘,hàn,咸開一去覃匣[国 语]:hàn,hán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浛;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623第24【廣韻】【集韻】𠀤胡紺切,音憾。【玉篇】水和泥也。 又【集韻】姑南切,音弇。與淦同。詳淦字註。 又【集韻】胡南切,音含。【揚子·方言】沈也。或作𠥴𣻦淊淦澏。【六書故】𣹢別作浛𣻦。【王子年·拾遺記】浛天蕩蕩望蒼蒼。 又地名。【正字通】浛洸,古英州屬縣。今連州江口之上有浛洸口,屬韶州英德縣。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