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泣的字典解释

泣  部  首
部外笔画
5
泣总笔画
8
泣  结  构
左右结构
泣造字法
形声
繁体字
泣统一码
U+6CE3
泣五笔86
IUG
泣五笔98
IUG
泣  仓  颉
EYT
四角号码
30118
汉字编号
1253

泣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qì  ㄑㄧˋ

泣字笔顺

捺捺横捺横捺撇横 泣的笔顺

基本含义

qì   ㄑㄧˋ ◎ 小声哭:泣诉(哭着控诉)。抽泣。哭泣。涕泣。 ◎ 眼泪:饮泣。泣下如雨。泣血(a.流眼泪没有声,像出血那样;b.指在丧事期)。

英文翻译

sob   tears   weep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qì  〈动〉 (1) (形声。从水,立声。本义:无声或低声地哭) (2) 同本义[weep;sob] 持其踵为之泣。——《战国策·赵策》 如闻泣幽咽。——唐· 杜甫《石壕吏》诗 连拜且泣。——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太监泣别。——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3) 又如:泣励(哭着激励);泣詈(边哭边骂);泣血捶膺(形容悲痛欲绝的样子);泣血(无声痛哭,泪如血涌);泣别(流泪告别) (4) 哭 [cry;weep]。如:泣歧(见歧路有所感伤而哭泣);泣荆(因遗失荆钗而哭泣。比喻留恋旧物,顾念旧情)词性变化 qì  〈名〉 眼泪 [tear] 泣下沾衿。——《汉书·李广苏建传》 座中泣下谁最多。——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泣下沾襟。——宋· 欧阳修《伶官传(序)》 因泣下。——清· 张廷玉《明史》 泣涕(泣泪。眼泪);饮泣(含忍眼泪,形容极其悲痛)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qì][《廣韻》去急切,入緝,溪。](1)无声流泪或低声而哭。(2)眼泪。(3)忧伤。(4)星座名。共二星,属虚宿。[②][lì][《集韻》力入切,入緝,來。]形容暴风迅猛的样子。[③][sè][《字彙補》色入切]通“澀1”。涩滞不畅。

音韵参考

[上古音]:缉部溪母,khi?p[广 韵]:去急切,入26緝,qi,深開三入侵B溪[平水韵]:入声十四缉[唐 音]:*kyip[国 语]:qì,lì,sè[粤 语]:jap1[闽南语]:khip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泣; 康熙笔画:9; 页码:页617第09【廣韻】去急切【集韻】【韻會】【正韻】乞及切,𠀤音湇。【說文】無聲出涕也。【徐鉉曰】泣,哭之細也。【禮·檀弓】泣血三年。 又【集韻】力入切,音立。猋泣,疾貌。 又與澀通。血凝不消也。【素問】寒氣容于背兪之脈,則血脈泣。

字源字形

泣字字源字形

泣字组词

哀泣  暗泣  抱璞泣血  悲泣  拊心泣血  承泣  愁泣  抽泣  楚囚对泣  础泣而雨  垂泣  达芬奇的哭泣  丹泣  风号雨泣  俯泣  感泣  感泣  歌泣  歌泣  呱呱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