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蝹的字典解释
yūn

蝹  部  首
部外笔画
9
蝹总笔画
15
蝹  结  构
左右结构
蝹造字法
繁体字
蝹统一码
U+8779
蝹五笔86
JJLG
蝹五笔98
JJLG
蝹  仓  颉
LIWOT
四角号码
56112
汉字编号

蝹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yūn  ㄩㄣ

蝹字笔顺

竖折横竖横捺竖折横横竖折竖竖横 蝹的笔顺

基本含义

yūn   ㄩㄣˉ ◎ 〔蝹蝹〕盘曲蜿蜒行进,如“蝹蝹若神龙之登降。”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yūn][《廣韻》於倫切,平真,影。][《廣韻》於云切,平文,影。]龙行动貌。[②][ǎo][《廣韻》烏晧切,上晧,影。]传说中的兽名。如猿,常伏地下食死人脑。

音韵参考

[广 韵]:於倫切,上平17眞,yūn,臻合三平眞B影[平水韵]:上平十二文·上声十九皓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中】【虫字部】 蝹;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092第03【唐韻】於倫切【集韻】紆倫切,𠀤音贇。蝹蝹,龍貌。【張衡·西京賦】海鱗變而成龍狀,蜿蜿以蝹蝹。【韓愈詩】山磨電奕奕,水淬龍蝹蝹。 又行貌。【郭璞·江賦】神蜧蝹蜦以沉游。 又【集韻】縈緣切,音娟。【玉篇】於云切,音氳。義𠀤同。 又【廣韻】烏皓切,音襖。蟲名,如猿,常地下食人腦。【述異記】秦繆公時,陳倉人掘地得物,若羊非羊,若豬非豬。二童子曰:此名蝹,以松柏穿其首則死。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蝹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蝹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蝹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蝹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

蝹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