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芃的字典解释
péng

芃  部  首
部外笔画
3
芃总笔画
6
芃  结  构
上下结构
芃造字法
会意
繁体字
芃统一码
U+8283
芃五笔86
AMYU
芃五笔98
AWYU
芃  仓  颉
THNI
四角号码
44217
汉字编号
6529

芃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péng  ㄆㄥˊ

芃字笔顺

横竖竖撇折捺 芃的笔顺

基本含义

péng  ㄆㄥˊ ◎ 兽毛蓬松的样子:“有芃者狐,率彼幽草。” ◎ 草茂盛的样子。 ◎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 姓。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péng  〈形〉 (形声。从艸,凡声。本义:草茂密的样子) 同本义 [luxuriant]。如:芃芃(草木茂美的样子;健壮;健旺)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诗·鄘风·载驰》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péng][《廣韻》薄紅切,平東,並。][《廣韻》房戎切,平東,奉。]“梵2”的被通假字。(1)草茂盛貌。参见“芃芃”。(2)兽毛丰满而蓬松貌。(3)用同“芁”。

音韵参考

[广 韵]:房戎切,上平1東,féng,通開三平東並[平水韵]:上平一东[粤 语]:pung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芃; 康熙笔画:9; 页码:页1017第22【唐韻】薄紅切【集韻】【韻會】蒲蒙切,𠀤音篷。【說文】草盛也。【詩·鄘風】芃芃其麥。【傳】麥芃芃然方盛長。 又【詩·小雅】有芃者狐,率彼幽草。【傳】芃小,獸貌。【註】芃,尾長貌。 又草名。【山海經】成侯之山,其草多芃。 又【唐韻】房戎切【集韻】【韻會】符風切【正韻】符中切,𠀤音馮。義同。 又【唐韻古音】讀凡,引《說文》云芃,从艸凡聲。考證:〔【詩·衞風】芃芃其麥。〕 謹照原書衞風改鄘風。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芃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芃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芃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芃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芃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芃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芃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芃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