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胹的字典解释
ér

胹  部  首
部外笔画
6
胹总笔画
10
胹  结  构
左右结构
胹造字法
繁体字
胹统一码
U+80F9
胹五笔86
EDMJ
胹五笔98
EDMJ
胹  仓  颉
BMBL
四角号码
71227
汉字编号

胹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ér  ㄦˊ

胹字笔顺

撇折横横横撇竖折竖竖 胹的笔顺

基本含义

ér   ㄦˊ ◎ 煮:“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 ◎ 烂熟。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ér  〈形〉 烂熟 [thoroughly cooked] 胹,烂也。——《说文》词性变化 ér  〈动〉 (1) 烹煮 [boil;cook] 宰夫胹熊蹯不熟。——《左传·宣公二年》。疏:“过熟曰胹。” 濡豚濡鱼。——《礼记·内则》 (2) 又如:胹鳖(菜肴名。煮烂的鳖肉) (3) 引申为调和 [be in harmonious proportion]。如:胹合(调和;撮合)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ér][《廣韻》如之切,平之,日。]“臑3”的被通假字。亦作“濡3”。(1)烹煮。(2)引申为调和。

音韵参考

[广 韵]:如之切,上平7之,ér,止開三平之日[平水韵]:上平四支[粤 语]:ji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下】【肉字部】 胹;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981第07【唐韻】如之切【集韻】人之切,𠀤音而。【說文】爛也。【玉篇】煮熟也。【揚子·方言】胹,熟也。【左傳·宣二年】宰夫胹熊蹯不熟。【疏】過熟曰胹,自關而西,秦晉之郊曰胹。 又【類篇】或作臑。【楚辭·招魂】胹龞炮羔,有柘漿些。【註】胹,一作臑。【集韻】或作腝𩰴𦓒。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胹字字源字形小篆 胹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胹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胹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胹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胹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胹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胹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胹字组词

调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