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阯的字典解释
zhǐ

阯  部  首
部外笔画
4
阯总笔画
6
阯  结  构
左右结构
阯造字法
繁体字
阯统一码
U+962F
阯五笔86
BHG
阯五笔98
BHG
阯  仓  颉
NLYLM
四角号码
71210
汉字编号

阯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zhǐ  ㄓˇ

阯字笔顺

折竖竖横竖横 阯的笔顺

基本含义

zhǐ   ㄓˇ ◎ 同“址”。 ◎ 水中的小块陆地。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zhǐ][《廣韻》諸市切,上止,章。](1)同“址”。基址。(2)通“沚”。水中小洲。(3)同“趾”。

音韵参考

[广 韵]:諸市切,上6止,zhǐ,止開三上之章[平水韵]:上声四纸[粤 语]:zi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中】【阜字部】 阯;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346第19【唐韻】【集韻】【韻會】諸市切【正韻】諸氏切,𠀤音止。【說文】基也。【史記·封禪書】石關者,在太山下阯南方。【前漢·疏廣傳】頗立產業基阯。 又【釋名】水出其前曰阯丘。阯,基阯也,言所出然。 【說文】阯,或作址。 又交阯,漢郡名。【前漢·武帝紀】合浦交阯。【後漢·南蠻傳】其俗男女同川而浴,故曰交阯。【正字通】亦作趾。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阯字字源字形小篆 阯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阯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阯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阯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阯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阯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阯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阯字组词

丰墙峭阯  故阯  基阯  交阯  玄阯  阳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