曩
曩 部 首
日
部外笔画
17
曩总笔画
21
曩 结 构
上下结构
曩造字法
形声
繁体字
曩
曩统一码
U+66E9
曩五笔86
JYKE
曩五笔98
JYKE
曩 仓 颉
AYRV
四角号码
60732
汉字编号
6453
曩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nǎng ㄋㄤˇ
曩字笔顺
竖折横横捺横竖折横竖折横横横竖竖横撇折撇捺 曩的笔顺
基本含义
● 曩 nǎng ㄋㄤˇ ◎ 以往,从前,过去的:曩日。曩年。曩时。曩者(从前)。曩昔。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曩 nǎng 〈形〉 (1) (形声。从日,襄声。本义:以往,过去) 同本义 [former;past] 曩,久也。——《尔雅》 曩者,尔心或开予。——《礼记·檀弓》 曩者,志人而已。——《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曩而言戏乎。——《国语·晋语》 犹有曩之态也。——《楚辞·惜诵》 曩令樊郦绛灌。——《汉书·贾谊传》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曩胡公按部。—— 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曩日(往日,以前);曩分(旧日的情分);曩年(以前);曩时(昔时;往时;以前);曩贤(先贤);曩怀(昔日之情怀;以前的抱负);曩体(以前的体例、规模);曩古(古代,往古);曩列(旧时的同僚)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nǎng][《廣韻》奴朗切,上蕩,泥。]先时;以前。
音韵参考
[广 韵]:奴朗切,上37蕩,nǎng,宕開一上唐泥[平水韵]:上声二十二养[国 语]:nǎng[粤 语]:nong5[闽南语]:long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上】【日字部】 曩; 康熙笔画:21; 页码:页501第37【唐韻】奴朗切【集韻】【韻會】乃朗切,𠀤襄上聲。【說文】曏也。【爾雅·釋言】曩,曏也。【疏】在今而道旣往,或曰曩,或曰曏。【左傳·襄二十四年】曩者志入而已。【晉語】曩而言戲乎。【楚辭·九章】猶有曩之態也。 又【爾雅·釋詁】曩,久也。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