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嚌的字典解释

嚌  部  首
部外笔画
14
嚌总笔画
17
嚌  结  构
左右结构
嚌造字法
繁体字
嚌统一码
U+568C
嚌五笔86
KYVF
嚌五笔98
KYJG
嚌  仓  颉
RYX
四角号码
60023
汉字编号

嚌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jì  ㄐㄧˋ

嚌字笔顺

竖折横捺横捺撇竖折撇撇折捺撇竖横横 嚌的笔顺

基本含义

jì   ㄐㄧˋ zhāi   ㄓㄞˉ ◎ 均见“哜”。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jì][《廣韻》在詣切,去霽,從。]“哜1”的繁体字。(1)浅尝;微尝。后亦谓吃。(2)引申为玩味。(3)古代祭祀时俎上所盛之物。(4)犹噬。咬;伤害。[②][jiē][《集韻》居諧切,平皆,見。]“哜2”的繁体字。见“嚌2嚌”、“嚌2咨”。

音韵参考

[广 韵]:在詣切,去12霽,jì,蟹開四去齊從[平水韵]:去声八霁[国 语]:jì[粤 语]:cai6zai6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丑集上】【口字部】 嚌;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212第09〔古文〕𠴧【唐韻】在詣切【集韻】【韻會】【正韻】才詣切,𠀤音劑。【說文】嘗也。【書·顧命】太保受同祭嚌。【傳】太保旣拜而祭,旣祭受福,嚌至齒,則王亦至齒。【禮·雜記】小祥之祭,主人之酢也,嚌之。 又【集韻】前西切,音齊。鳥哀聲。 又居諧切,音皆。嚌嚌,衆聲。【班彪·北征賦】鴈雝雝以羣翔兮,鵾雞鳴以嚌嚌。游子悲其故鄉兮,心愴悢以傷懷。 又【集韻】莊皆切,音齋。嚌啀,笑貌。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嚌字字源字形小篆 嚌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嚌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嚌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嚌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嚌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嚌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嚌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嚌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