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薓的字典解释
shēn

薓  部  首
部外笔画
13
薓总笔画
16
薓  结  构
上下结构
薓造字法
繁体字
薓统一码
U+8593
薓五笔86
AIVC
薓五笔98
AIVC
薓  仓  颉
XTESE
四角号码
44147
汉字编号

薓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shēn  ㄕㄣ

薓字笔顺

横竖竖捺捺横折横横捺折竖折竖折捺 薓的笔顺

基本含义

shēn   ㄕㄣˉ ◎ 古同“参”,人参、党参等的总称。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shēn][《廣韻》所今切,平侵,生。]“參1”的古字。亦作“葠1”。亦作“蓡1”。“蔘2”的古字。今写作“參”。也作“葠”。

音韵参考

[广 韵]:所今切,下平21侵,shēn,深開三平侵B生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薓;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061第11【唐韻】所金切,音森。【說文】人薓,藥草。【本草】一名神草,一名人銜,一名地精。年深浸漸長成者,根如人形,故謂之人薓。薓字从𣹰,亦𣹰漸之意。【唐書·地理志】太原府土貢人薓。 又【博雅】鹿腸,元薓。苦心,沙薓。【本草】人薓、元薓、沙薓、丹薓、苦薓,共爲五薓。 又【集韻】詩廉切,音苫。同苫,喪藉也。 【集韻】人薓薓字或作葠、蔘。【六書正譌】从艸𣹰聲。或作參,非。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薓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薓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薓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薓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薓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薓字组词

辽薓  杏叶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