膻
膻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shān ㄕㄢ
膻字笔顺
撇折横横捺横竖折竖折横横竖折横横横 膻的笔顺
基本含义
● 膻 shān ㄕㄢˉ ◎ 像羊肉的气味:膻气。膻味。腥膻。
英文翻译
◎ 膻 the smell of mutton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膻 羶、羴 shān 〈名〉 (1) (形声。从肉,亶( dǎn)声。本义:羊臊气) (2) 同本义。亦泛指臊气 [sheepy odor] 蚊慕羊肉,羊肉膻也。——《庄子·综无鬼》 (3) 又如:膻气(羊肉的气味);膻根(指羊);膻荤(指肉类或气味浓烈的食品。也作“荤羶”);膻芗(祭祀时焚烧牛羊肠间脂肪所散发出来的气味);膻腻(腥膻油腻) (4) 类似羊臊气的恶臭 [odor] 王之嫔御,膻恶而不可亲。——《列子·周穆王》 (5) 又如:膻腥(荤腥。亦指鱼肉类食物);膻秽(又臭又脏。谓肮脏丑恶) (6) 有膻味的兽肉 [meat] 膻,肉膻也。诗曰:膻裼暴虎。——《说文》 (7) 又如:膻肉(羊肉);膻食(膻荤。肉类食物);膻根(羊及羊肉的别称) (8) 通“馨” [aroma]。如:膻芗(膻,通“馨”;芗,通“香”。五谷的香气。因以指祭祀所用的黍稷等谷物) (9) 羊油 [mutton oil](弃膻在庭际,双鹊来摇尾。—— 唐· 皮日休《喜鹊》)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shān][《集韻》尸連切,平仙,書。]同“羶1”。像羊肉的气味。亦泛指臊气。[②][dàn][《廣韻》徒旱切,上旱,定。](1)袒露。(2)见“膻2中”。
音韵参考
[广 韵]:徒旱切,上23旱,dàn,山開一上寒定[平水韵]:下平一先[粤 语]:saan1zin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下】【肉字部】 膻;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995第19【唐韻】徒旱切【集韻】蕩旱切,𠀤音袒。【說文】肉膻也。从肉亶聲。詩膻裼暴虎。◎按詩鄭風,今作襢。【集韻】或省作胆。 又【集韻】【正韻】𠀤尸連切,音羶。【說文】羊臭也。本作羴。或作羶𦏫。【列子·周穆王篇】王之嬪御,膻惡而不可親。 又【正字通】音誕。素問,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王冰曰:在胷中兩乳閒。朱肱曰:心之下有鬲膜,與脊脅周回相著,遮蔽濁氣,所謂膻中也。字源字形

膻字组词
白膻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附膻逐腥 附膻 膏膻 膏膻 秽膻 荤膻 羯膻 慕膻 毳膻 群蚁趋膻 群蚁附膻 如蚁慕膻 如蚁附膻 臊膻 膻味 膻中 膻行 膻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