黈
黈 部 首
黄
部外笔画
5
黈总笔画
16
黈 结 构
左右结构
黈造字法
繁体字
黈
黈统一码
U+9EC8
黈五笔86
AMWG
黈五笔98
AMWG
黈 仓 颉
TCYG
四角号码
40814
汉字编号
黈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tǒu ㄊㄡˇ
黈字笔顺
横竖竖横竖折横竖横撇捺捺横横竖横 黈的笔顺
基本含义
● 黈 tǒu ㄊㄡˇ ◎ 黄色:“黈纩充耳,所以塞聪。” ◎ 增添:“六器者,犹以二皇圣哲黈益。”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tǒu][《廣韻》天口切,上厚,透。]“斢1”的被通假字。(1)黄色。(2)指帝王。参见“黈聰”。(3)增加。参见“黈益”。(4)塞。
音韵参考
[广 韵]:天口切,上45厚,tǒu,流開一上侯透[平水韵]:上声二十五有[粤 语]:tau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下】【黃字部】 黈;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516第12【廣韻】天口切【集韻】他口切【韻會】他斗切,𠀤音妵。【玉篇】黃色。【穀梁傳·莊二十三年】禮,天子諸侯之楹黝堊,大夫倉,士黈。 又【廣韻】冕前纊也。【前漢·東方朔傳】黈纊充耳,所以塞聰。【註】以黃綿爲丸,用組懸之於冕,垂兩耳旁,示不外聽也。 又【馬融·長笛賦】六器者,猶以二皇聖哲黈益,况笛生乎大漢,而學者不識其可以裨助盛美,忽而不讚。【註】黈,猶演也。考證:〔。【前漢·東方朔傳】黈纊充耳,所以塞聰。【註】以黃綿爲圜。〕 謹照原註爲圜改爲丸。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黈字组词